子书崛起与书籍变革
发布时间:2017-12-18 05:01
本文关键词:子书崛起与书籍变革
【摘要】:官书是商周时期史官文化的产物,史官文化是为商周政教合一服务的、以垄断为宗旨的宗教文化,故而官书具有三个特征:不准公众传播(不准公诸于众),作者不署名(作者没有著作权),书无定本。子书兴起于官书之后,其兴起的历史动因是春秋战国年间从政教合一演变为政教分离的伟大变革。诸子学说与子书鼓吹政教分离,倡导世俗政治与世俗文化,是史官文化的反叛者,然而诸子师徒从事文化活动时离不开历史传统的制约,在官书三特征的影响下,文字不能成为交往与交流的媒介,口述文化盛行不衰,这使诸子特别是前期诸子向公众传布学说,必须师徒相传或以师徒相传为主,其传承方式以口传居多。在官书传统影响下,汉以前子书作者概不署名,说明汉以前我国从未建立著作权,故而子书作者写作不受著作权的约束,作品无有真伪之别。子书崛起,一方面以阅读文化取代口述文化,另一方面逐步变革官书三特征,终于到汉代带领我国书籍实现从不向公众传播到面向公众传播的根本转变,导致出版的诞生。从文化史看,官书到子书是从王官之学到民间著述,从宗教一元文化到世俗多元文化,从垄断到自由的历史跨越,从而开启了秦汉以来两千年文化繁荣昌盛的大门。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分类号】:K203
【正文快照】: “诸子”之称不见于先秦,最早见于西汉刘歆《七略》“诸子略”,《汉书·艺文志》沿用,从此承袭不改。当年诸子都开门授徒,创建一家之学,诸子一家之学的文字记录就是子书。先秦诸子包括多少家,汉以前尚无定说。西汉初年,司马谈《论六家要指》列为六家:阴阳、儒、墨、名、法、道,
本文编号:13028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302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