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山海经》与巫文化变迁管窥

发布时间:2017-12-21 00:16

  本文关键词:《山海经》与巫文化变迁管窥 出处:《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山海经》 史料 巫文化


【摘要】:近30年来,《山海经》研究迭起,然而其性质等基本问题仍然扑朔迷离,文章通过对历代史书关于《山海经》认识变迁的分析,从文本之外的角度证实《山海经》确乃"古之巫书"。借重读历代学者对《山海经》的认识,会发现其实所谓"巫书说"、"地理说"、"神话说"、"信史说"等诸种说法并不相悖,对于《山海经》的认识其实是与巫文化的发展变迁是全然一致的。这种历史记载的变迁实际上反映的就是中国巫文化的不断衰落。基于这种观点,文章提出探索构建完整的中国古代巫文化体系对打破目前《山海经》研究困境的重要性。
【作者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I206.2;K203
【正文快照】: 近30年来,《山海经》研究以及其所引发的中国神话学研究持续加温。关于《山海经》的讨论内容已经从传统的文学类问题:性质、篇目、作者、时代等延伸到其他包括天文学、气象学、古医药学、历学等在内的众多学科的众多方面。虽然《山海经》研究价值、《山海经》学科综合性等已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叶舒宪;司南:《山海经》方位与占卜咒术传统[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2 孙致中;;《山海经》的作者及著作时代[J];贵州文史丛刊;1986年01期

3 袁珂;《山海经》盖“古之巫书”试探[J];社会科学研究;1985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农辉锋;家屋的建构与人观的叠合——宜州“百姓人”家屋文化研究[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2 宋海鹰;谢敏;;考虑阻塞管理的电网规划混沌进化算法[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3 陈秋妮;马茂军;;陈t丶捌浠潘枷胙芯縖J];安康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4 武秀成;;《汉书·艺文志》总序献疑[J];古典文献研究;2013年00期

5 伏俊琏;;伏羲氏的历史贡献及伏羲文化研究的启示[J];甘肃社会科学;2014年01期

6 宋亚莉;;宋学学术精神、学术方法探析[J];东方论坛;2014年01期

7 张根云;;《蔡邕集》版本源流考论[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8 李福言;;《说文系传考异》作者补证[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9 纪百灵;;杨无咎咏物词探析[J];湘南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10 杨德春;;侯朝宗《李姬传》考论[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殿祥;;论闻一多和郭沫若《周易》研究的联系——从郭沫若的“易学”史学观到闻一多的“易学”观[A];中国社会科学论坛文集——郭沫若与文化中国[C];2013年

2 赵小华;;史、诗中的唐代孝亲观念:以两《唐书·孝友传》与唐代孝亲诗为中心的解读[A];唐史论丛(第十九辑)[C];2014年

3 周小艳;;试述冯班对于文学总集的整理及其学术贡献[A];第二届江南文化论坛——江南都市与中国文学[C];2013年

4 魏志江;;关于《高丽图经》及其所体现的宋人高丽认识[A];韩国研究(第十二辑)[C];2014年

5 杨世明;;朱熹《诗集传》于《诗序》有废有从考说[A];诗经研究丛刊(第九辑)[C];2005年

6 孙宝;;试论王安石《诗新义》在《诗经》阐释史上的地位及影响[A];诗经研究丛刊(第十一辑)[C];2006年

7 白长虹;;《毛诗正义》撰者及编撰时间考论[A];诗经研究丛刊(第七辑)[C];2004年

8 钱明;;许璋其人其事考略[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九辑】(上册)[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媛媛;德尔斐神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李慧智;儒经及其经学阐释对杜诗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汪楠;20世纪上半叶中国神话学史[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锦春;毛传郑笺研究史纲[D];山东大学;2013年

5 罗文荟;屈辞楚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6 欧阳斐;顾炎武政治哲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7 樊运景;杨宏道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8 朱星瑶;明清家庭题材文言小说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9 董定一;明清游历小说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10 李宏哲;康熙词坛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云香;先秦节庆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欧阳秀敏;宋代占卜风气中的士人行为与心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晓波;二程之学在近现代中国[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晶;从“蛇巫形象”探源《山海经》的原属文化系统[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赵嗣胤;南宋临安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高畅;先秦两汉妇女的经济、政治、宗教行为对构建女性文学形象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永明;《山海经》中的“尸”文化[D];河南大学;2007年

8 李杨;论《山海经》与屈赋中的神话[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鹿博;《庄子》:神话锻造寓言研究[D];江南大学;2009年

10 刘珊;两个追求自由的悲剧形象[D];西南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明达;;浙江余杭反山良渚墓地发掘简报[J];文物;1988年01期

2 刘海涛;中西文明在指南车文化方面的竞赛——司南轩辕研究报告[J];中国文化研究;1997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桂林;楚巫文化与20世纪湖南文学[J];理论与创作;2000年03期

2 贾红莲;屈赋对楚巫文化的继承和超越[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3 刘海涛;;略论楚地巫文化地域个性之消亡与变迁[J];青年文学家;2012年26期

4 李冬梅;;《灵山》与中国巫文化[J];华文文学;2012年03期

5 程继红;论《离骚》浪漫主义的巫文化特征[J];上饶师专学报;1997年02期

6 彭绿原;;网络盗墓小说的流行与巫文化的渗透——以《鬼吹灯》为例分析盗墓小说中的巫术文化[J];青年文学家;2013年22期

7 涂鸿;浪漫的情怀 神秘的边地 率真的生命──论沈从文创作对楚巫文化的承袭[J];怀化师专学报;1999年01期

8 张兴武;《楚辞·大招》与楚巫文化[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9 李永远;;《诗经·大雅·生民》的巫文化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10 涂鸿;浪漫的情怀 神秘的边地 率真的生命──沈从文创作对楚巫文化的承袭[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易瑛;巫风浸润下的诗意想像[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海燕;巴地巫文化与《楚辞》的关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2 何小容;略论先秦三峡巫文化[D];重庆大学;2011年

3 樊祥恩;巫文化视野下的文学神秘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4 何艳华;明代通俗小说中的巫文化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5 王姣姣;巫文化与中国当代先锋叙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6 李永远;《诗经》中的巫文化考证[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7 宋文静;郭璞与巫文化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8 任百平;《诗经》中的巫文化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139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3139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d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