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时期匈奴内争研究
本文关键词:两汉时期匈奴内争研究 出处:《内蒙古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两汉时期 匈奴政权 内部斗争 继承制度 氏族
【摘要】:据史料记载,两汉时期匈奴发生了多次内争。在匈奴政权强盛时期,内争相对较少。反之,在匈奴政权衰弱时期,内争则会明显增多。以内争性质分类,匈奴历次内争包括因匈奴贵族反对单于统治所引发的内争,匈奴贵族间因争夺单于之位所引发的内争,匈奴贵族间因争夺单于信任所引发的内争,因匈奴单于猜忌臣子所引发的内争。关于匈奴政权中内争的不断发生,当有如下原因,首先:经济状况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其次:单于继承制度存在不完善之处、以及军事方面的失败。第三:匈奴高官对单于位的争夺、各氏族间矛盾扩大。匈奴政权内部的频繁斗争,对匈奴政权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不仅削弱了匈奴本身的政治、军事力量,也严重影响了匈奴社会的经济发展。匈奴单于家族权力被削弱;统治集团陷入分裂,实力被削弱;匈奴对周边其他各族控制力和威慑力被削弱;不断的内争也对汉匈关系的转变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匈奴政权频繁的内争,给予了汉王朝、西域国家、乌桓、鲜卑等可乘之机,他们往往会在匈奴政权自相残杀,内部疲敝之际出兵讨伐,给匈奴政权带来更大的损失。
[Abstract]:According to historical records, there were a number of Governors of Hun in Han dynasty. In the Hun heyday within relatively few. On the contrary, the Huns regime weak period, fight will increase obviously. To fight nature, the previous civil war caused by including Xiongnu nobility against the ruling Chanyu civil war, between the Xiongnu nobility caused by a civil war for Chanyu, caused by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Xiongnu nobility in the trust of the civil war, caused by the civil war courtiers Chanyu suspicion. About the civil war in the Huns regime continue to occur, when there are the following reasons: first, the deterioration of the economic situation and frequent natural disasters. Secondly, in succession system imperfect, and the failure of the military aspects of the. Third: the official in the competition, each clan in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expanding. The frequent struggle inside the Hun regime brought great harm to the Hun regime. It not only weakened the political and military strength of the Hun itself, but also seriously affecte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Xiongnu society. Chanyu clan power has been weakened; the ruling group split into, is weakened; the other ethnic groups on the surrounding control force and deterrent force is weakened; brings great influence to constantly fight also Han Hun relationship change. Hun frequent civil war, given the Han Dynasty, the western countries, Wuhuan and Xianbei as an opportunity, they are often in the Huns regime against each other, internal Pibi dispatches troops to crusade, to bring greater losses to the hun.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2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陶克涛;《匈奴歌》别议[J];民族研究;1983年01期
2 熊存瑞;;先秦匈奴及其有关的几个问题[J];社会科学战线;1983年01期
3 莫任南;;匈奴在古代亚、欧历史上的作用[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8年04期
4 林干;外国学者研究匈人和匈奴述评(下)[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1期
5 乌兰托娅;试论匈奴民族的衣食住行[J];北方文物;1996年04期
6 杨阳;;匈奴源起探[J];中华文化画报;2007年05期
7 金涛;多瑙河畔忆匈奴(之三)[J];知识就是力量;1997年08期
8 高红梅;汉文化对匈奴社会影响初探[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9 李吉和;匈奴的内徙及其影响[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4年01期
10 马利清,宋远茹;关于匈奴文字的新线索[J];考古与文物;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y;;近六十年来(1919—1980)国内研究匈奴的概况[A];中国蒙古史学会论文选集(1981)[C];1981年
2 李春梅;;匈奴民族与五行说[A];论草原文化(第七辑)[C];2010年
3 储著华;;匈奴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作用和影响[A];2002中国未来与发展研究报告[C];2002年
4 陶玉坤;;匈奴社会生活综论[A];中国·内蒙古第三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李春梅;;从手工业透视匈奴文化[A];论草原文化(第六辑)[C];2009年
6 谷苞;;论正确阐明古代匈奴游牧社会的历史地位[A];民族学研究第八辑[C];1986年
7 芒·牧林;;匈奴文字初探[A];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晓克;;论匈奴在游牧文明发展史上的先驱者作用[A];中国长城博物馆暨中国长城学会优秀文集[C];2005年
9 马利清;;关于匈奴人种的考古学和人类学研究[A];中国·内蒙古第二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张碧波;;“南有大汉,,北有强胡”——兼及匈奴文化及其文化体系的考察[A];中国·内蒙古第三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肖洁;匈奴留下千未解文字之谜[N];兰州日报;2005年
2 记者 冯国 李勇 雷鸣;曾经叱咤风云的匈奴哪里去了?[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3 王大方;匈奴民族的历史文化[N];中国文化报;2007年
4 史清海;“匈奴”辨[N];锡林郭勒日报;2009年
5 李明宇;大汉与匈奴的一场养老遭遇战[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章奎 实习生 张保;纵横亚欧的匈奴[N];内蒙古日报(汉);2013年
7 陈生玺;探寻一个古老民族的历史[N];中华读书报;2005年
8 蒋中意;浙江浦江居住着一群匈奴后裔[N];西部时报;2010年
9 鞍山市博园高中 曹为宇;匈奴最终去向[N];鞍山日报;2010年
10 林木;历史与艺术的联袂[N];美术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闵海霞;匈奴发展史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冯世明;公元前3世纪—公元4世纪匈奴国家形态的演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庆宪;匈奴与西汉关系史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3年
4 特日格乐;西北简牍所见汉匈关系若干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7年
5 贾文丽;汉代河西军事地理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涛;略述匈奴与中原物质技术的交流以及汉匈在文化上的融合[D];西北大学;2003年
2 冯博艺;西汉时期匈奴人员附汉内因及其影响[D];内蒙古大学;2015年
3 海伦;蒙古国境内匈奴贵族墓葬出土遗物的汉文化因素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4 李章星;秦汉匈奴与百越民族文化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5 贾楠;试论匈奴军事制度与军事文化[D];内蒙古大学;2016年
6 王石雨;两汉时期匈奴内争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6年
7 杨燕;匈奴的仪式与精神世界[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8 胡玉春;南匈奴附汉若干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5年
9 谢明伟;汉代匈奴的内迁及其社会影响[D];吉林大学;2006年
10 王平;论东汉对匈奴的政策[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3439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343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