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论明代都掌蛮消亡原因

发布时间:2018-01-06 19:03

  本文关键词:论明代都掌蛮消亡原因 出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都掌蛮 明王朝 互动 消亡


【摘要】:明王朝与都掌蛮之间的恶性互动持续了两百余年,都掌蛮最终被明王朝消灭,其原因有四:第一,中央王朝急功近利,改土归流;第二,朝廷命官言而无信,杀降要功;第三,地方势力豪夺土地,支持改流;第四,都掌蛮自身"劫掠"无度,"叛服"无常。都掌蛮被明王朝消灭,不仅是明代西南民族地区乡村社会与国家之间恶性互动的必然结果,而且也是我国历史上中央王朝灭种灭族的典型案例。都掌蛮的消亡,既有中央王朝、朝廷命官、地方势力等多方合力围剿的原因,也有都掌蛮族群自身的原因。
[Abstract]:The Ming Dynasty and are quite vicious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palm lasted more than two hundred years, Duzhangman was eventually destroyed the Ming Dynasty, there are four reasons: first, the central government eager chieftain; second, the official letter, down to kill work; third, local forces seizing land, support change flow; fourth. Duzhangman itself "rob" excessive, "punk clothing" impermanence. Duzhangman Ming Dynasty was destroyed, not only is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vicious interaction between rural society and the state of the Ming Dynasty in southwest minority area, but also in the history of China Central Dynasty genocide genocide Duzhangman typical case. The demise of both the central dynasty, court officials, local forces due to multi force siege, also have Duzhangman groups own reasons.

【作者单位】: 长江师范学院;长江师范学院乌江流域社会经济文化研究中心;
【基金】: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元明清时期土司承袭制度研究”(15YJA770009)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元明清时期土司承袭制度与国家治理研究”(2015YBLS107) 长江师范学院“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研究创新团队”建设计划资助项目(2014XJTD04)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248
【正文快照】: 都掌蛮是宋元明时期频繁活动于今四川省宜宾、兴文、珙县一带的一个族群。明代都掌蛮遭灭顶之灾,最终导致族群覆灭,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这一直是学界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自20世纪40年代末至今,研究都掌蛮消亡的学者代不乏人,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三:林名均、刘复生和屈川,应该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宏杰;;明王朝“权末代”的可悲结局[J];同舟共进;2011年12期

2 慎甫;皇太极兵分四路进攻明王朝腹地的时间[J];历史档案;1981年03期

3 梁惠兰;试论明王朝设教西南的成就与作用[J];民族教育研究;1998年03期

4 牛海桢,李晓英;论明王朝对蒙古族的政策[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5 秋阳;潜龙胜迹黔中地——朱明王朝与贵州之缘[J];贵阳文史;2003年05期

6 薛国中;论明王朝海禁之害[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02期

7 王浩文;明王朝的殉葬人[J];文物春秋;1996年03期

8 许苏民;明王朝覆灭的历史教训——晚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探析[J];天津社会科学;1997年06期

9 宋发清;;短命的朱明王朝?[J];龙门阵;2006年06期

10 甘方明;明朝海南的"黎乱"以及明王朝的治黎方策[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陈梧桐;;论明王朝的民族观与民族政策[A];明史研究第4辑——庆贺王毓铨先生85华诞暨从事学术研究60周年专辑[C];1994年

2 张学君;;明王朝对四川的治理与经济社会成效[A];明长陵营建6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翁家烈;;明王朝对贵州少数民族的统治思想与统治措施[A];开发中的崛起——纪念贵州建省590周年学术讨论会文集[C];2004年

4 杨润平;;清初理学简论[A];河北省历史学会第三届年会史学论文集[C];1983年

5 黄义仁;;从南明王朝播迁安龙到王囊仙起义后的布依族社会[A];布依学研究(之三)——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二届年会暨第三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1年

6 范德;Edward L.Farmer;姜永琳;;论明之移都北京[A];明史研究第4辑——庆贺王毓铨先生85华诞暨从事学术研究60周年专辑[C];1994年

7 王兴亚;;关于李自成关中——北京战略的评价问题[A];河北史学会通讯(1985第2期)[C];1984年

8 郑荣晴;;试述朱元璋开发贵州的措施[A];开发中的崛起——纪念贵州建省590周年学术讨论会文集[C];2004年

9 张翼飞;;快乐的追求者——浅论戚继光乐观、务实的性格[A];明代蓟镇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本报记者 莫永甫;后金国与明王朝的生死决战[N];本溪日报;2010年

2 贵州省开阳县文物管理所所长 何先龙;南明王朝在贵州有关重要史实考[N];黔西南日报;2014年

3 韩晗;流离之君的挽歌[N];中国民族报;2014年

4 陈永伟 清华大学经济学博士后;玉米为什么无法拯救明朝[N];东方早报;2014年

5 刘振华;“郑和下西洋”的文化解读[N];浙江日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康俯上;明代流民问题的法律治理[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煌罡;传承与变革—明代四川少数民族变迁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3 才让扎西;三世达赖和蒙古与明王朝的关系[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4 李孔楠;明代僧人群体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09年

5 许桂花;明代富商大贾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6 王学要;明代河南地区黄河水患与治理思想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7 张焕育;明代预备仓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杨顺波;明代军制与军饷[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邢方明;晚明河南的灾荒救治(1573-1644)[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苏循波;晚明辽东政策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891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3891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6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