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全球化浪潮下的知识主体性重构——“新国学”讨论及其向度之观察

发布时间:2018-02-26 23:27

  本文关键词: 新国学 主体性 现当代 中国学术 中国知识分子 中国文化 社会科学 文化研究 学术观念 西方文化 出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Abstract]:......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文化发展研究基地研究部
【分类号】:K20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怡;;生命体验、生存感受与现代中国的文化创造——我看“新国学”的“根据”[J];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归智;论“红学”四“学”——从“新红学”、“探佚学”到“新国学”与“人间红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2 梁归智;前卫与先锋——论李贽思想对曹雪芹的影响[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3 梁归智;草蛇灰线之演绎——由清代人两段点评窥探《红楼梦》之境界[J];红楼梦学刊;2001年02期

4 李怡;;传统:中国新诗问题的一个关键词——在台北“海峡两岸华文文学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5 李怡;;生命体验、生存感受与现代中国的文化创造——我看“新国学”的“根据”[J];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06期

6 梁归智;俞平伯其人写《红楼婪》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7 李怡;现代中国:我们究竟有着怎样的文化与文学——对于“现代性”批评话语的质疑[J];文艺争鸣;2002年06期

8 李怡;论中国现代诗论的现代性问题[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9 查明建;从互文性角度重新审视20世纪中外文学关系——兼论影响研究[J];中国比较文学;2000年02期

10 李怡;“日本体验”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怡;;论中国新诗的“传统”[A];中国新诗一百年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建军;现代中国“人民话语”考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周丽霞;论信息法学研究模式及学科体系构建[D];黑龙江大学;2005年

2 孙竹;五四文学革命中的“革命”话语[D];西南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汤一介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体用一源”:多元现代性阐释新视角[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杨煦生;国学与汉学[N];光明日报;2009年

3 缪哲;国学的学与术[N];人民公安报;2010年

4 张西平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中国文化的世界性意义[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本文编号:15401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5401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5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