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医良相”说源流考论——兼论宋至清医生的社会地位
本文关键词: 良医 良相 范仲淹 儒医 社会地位 出处:《天津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一般认为,"不为良医,则为良相"这一范仲淹的名言,对宋代儒医阶层的兴起及此后医生社会地位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实际上,这一名言非但不是范仲淹所言,甚至很可能与他本人无关。"良医良相"说至少在12世纪中期以前并未对社会造成什么实际影响,虽然13世纪以降,其意涵被不断阐发和引申,但在国家相关的制度性规定和社会指标性身份认定的束缚下,其实反映出了明清时期医生的身份和地位难以真正"向上提升"的窘境。而且,"良医良相"说本身,不仅无助于作为职业的医生的地位的独立和提升,反而强化了人们将其视为儒的附庸的意识。
[Abstract]: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 Fan Zhongyan's famous saying that "good doctors are not good doctors" played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the rise of the Confucian and medical class in the Song Dynast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doctors' social status since then. In fact, this famous saying is not just said by Fan Zhongyan. It may even have nothing to do with him. "Liangyi Liangxiang" said that there was no real impact on society until at least the middle of 12th century, although in 13th century its implications were constantly being elucidated and extended. However, under the constraints of the relevant institutional regulations of the country and the identification of social indicators, it actually reflects the dilemma that the identity and status of doctors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were difficult to really "rise up". Moreover, the theory of "good medicine and good health care" itself, Not only does it not contribute to the independence and promotion of the status of a professional doctor, but it reinforces the consciousness that it is regarded as a vassal of Confucianism.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院;
【分类号】:K20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明;《千金方》中的“耆婆医药方”[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2 刘星;“天人合一”观本质的演变及对中医学的影响[J];中国医药学报;2002年07期
3 符友丰;;光照世界史坛的中医起源之谜[J];中国工程科学;2006年09期
4 王忠禄;论袁枚诗歌的民主意识[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5 梅莉,晏昌贵;关于明代传染病的初步考察[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5期
6 李广柏;中国历史上的人文主义思潮[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7 杜贵晨;“为天强派作诗人”——袁枚散馆外放的“前因”及其婉拒乾隆临幸随园考论[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8 龚胜生;湖北瘟疫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770BC~AD1911[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9 龚胜生;中国先秦两汉时期疟疾地理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4期
10 吴成国;中国古代催生巫术的历史考察[J];江汉论坛;1999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顾修全;从现代科学哲学看中医身心医学[D];湖南中医学院;2001年
2 鞠宝兆;《内经》藏象理论体系的发生学研究[D];辽宁中医学院;2002年
3 陶功定;《黄帝内经》生态医学思想的现代意义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2年
4 杨朝亮;李绂与《陆子学谱》[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5 彭华;阴阳五行研究(先秦篇)[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安春平;文本开放时代的医学嬗变[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4年
7 张崇旺;明清时期自然灾害与江淮地区社会经济的互动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8 许隽超;黄仲则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战佳阳;道家、道教与《黄帝内经》[D];辽宁中医学院;2004年
10 段伟;秦汉社会防灾减灾制度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安春平;宋代的医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1年
2 张尚英;刘敞《春秋》学术论[D];四川大学;2002年
3 张丽华;论袁枚的性灵散文[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4 谢慧;五龙颗粒对脾气虚型变应性鼻炎大鼠的作用[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3年
5 武辉;五龙颗粒对汽车尾气所致大鼠免疫抑制的作用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4年
6 卞国凤;范仲淹宗族福利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7 刘理想;我国古代医生社会地位变化及对医学发展的影响[D];福建中医学院;2004年
8 刘黎明;《内经》脾藏象理论发生学研究[D];辽宁中医学院;2004年
9 刘星;中国古代“天人合一”观及对中医学影响的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4年
10 陈杰;道教身体与自然关系初探[D];四川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新忠;;“良医良相”说源流考论——兼论宋至清医生的社会地位[J];天津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15411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541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