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论中原文化在中华民族精神形成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8-04-14 07:42

  本文选题:中原文化 + 中国文化 ; 参考:《中州学刊》2008年05期


【摘要】:在中国文化的诸种地域形态中,中原文化占据着主导性的位置,它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提供了基本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源泉。但是,正如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面临着艰难的现代转型一样,中原文化作为一种起于家耕文明的文化形态,它的转型则不但决定着我国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区域文化形象的转变,而且也必然对建构当代形态的中华民族精神持续发挥着重要影响。据此,对于中原文化的研究,不仅具有整理历史遗产的学术价值,而且是为当代社会发展寻找精神动力的重要工作。
[Abstract]:Among the regional forms of Chinese culture, the Central Plains culture occupies a dominant position, which provides the basic values and ideological source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nation.However, just as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s facing a difficult modern transformation under the impact of western culture, the Central Plains culture as a cultural form originated from the family farming civilization.Its transformation not only determines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regional cultural image in the central part of China, but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nation in the contemporary form.Therefore, the study of the Central Plains culture not only has the academic value of sorting out the historical heritage, but also is an important work to find the spiritual motive for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temporary society.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办公室;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05年度重大项目《中原文化发展与中华民族精神建设研究》(05&zd038)
【分类号】:K20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纲纪;略论中国民族精神[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1期

2 张岱年;;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J];学术月刊;1986年12期

3 方立天;民族精神的界定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J];哲学研究;1991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存生;;中国社会发展与中华民族精神[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2 王忠;;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当代价值[J];长春大学学报;2006年11期

3 温小勇;宁建荣;;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与“人”的观念[J];大连干部学刊;2011年11期

4 曹礼海;;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提炼与培育[J];公安教育;2009年06期

5 肖君和;中华民族精神论纲[J];广东社会科学;1992年06期

6 陈伟群;;“以民为本”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观念[J];广东社会科学;2005年06期

7 熊申英;当代民族精神建构之探析[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8 黄明娣;陈小英;;建构与中华民族精神相统一的现代大学精神[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9 俞益民;;中华民族精神及其当代价值[J];传承;2007年07期

10 柳建文;;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途径探析:一个比较的视角[J];贵州民族研究;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赵存生;;中国社会发展与中华民族精神[A];“社会发展与民族精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刘诚;;马克思恩格斯视野中的民族精神及其当代价值[A];“社会发展与民族精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萧力争;刘仲华;何志丹;李朵娇;雷雨;;论茶祖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形成的贡献[A];《中华茶祖神农文化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章立明;;孔、孟、荀义利观探微及其现代意义[A];孔学研究(第四辑)[C];1998年

5 李绪堂;高洁;;民族的复兴 精神的传承[A];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之七——中国近现代史及史料研究[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温静;十六大以来民族精神教育的理论与实践[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金忠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论[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3 闵长虹;凝聚、变迁、提升:中华民族精神论纲[D];复旦大学;2011年

4 李琳;当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思潮及其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5 夏雪;近三十年儒学发展思潮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朱西周;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演变与时代价值[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7 刘力波;文化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8 胡孝红;弘扬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9 石长平;刘纲纪实践本体论美学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杨清明;高校德育主体和谐初论[D];西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雪梅;民族文化视阈下广西精神及其培育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蒿佳杭;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钢琴艺术之文化特征[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罗晶;论中国传统文化视阈下的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康俊峰;论常香玉及其豫剧作品展现的中华民族精神[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王文芳;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继安;马克思主义对中华民族精神塑造的历史考察和现实意义[D];长春师范学院;2011年

7 刘明;我国青少年民族精神教育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8 邓阿美;对武术精神内涵的探析[D];首都体育学院;2011年

9 陈乾;法理学视野下法的民族精神探析[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丁小宇;提升综合国力视野下的中华民族精神及其培育[D];河南科技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丹盈;;主持人语:中原文化发展与中华民族精神建设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年04期

2 谈新敏;;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原传统文化的现代改造[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8期

3 梁星亮,阎团结;试论毛泽东的文化创新及其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4 门外;;东方传统思想浅涉——《远游》篇[J];新东方英语(大学版);2005年12期

5 景志明;;“文脉”即“血脉”[J];四川教育;2007年09期

6 康俊峰;;论常香玉及其豫剧艺术所展现的中华民族精神[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2期

7 郭立昌;路宝利;赵娟;;论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性表现[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史鸿文;;中原文化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影响[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年04期

9 李会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灵魂的安顿之所——专访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院长张立文教授[J];政工研究动态;2008年04期

10 李庚香;;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原文化[J];黄河.黄土.黄种人;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葛晨虹;刘玮玮;;民族精神及其文化表现形态[A];“社会发展与民族精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赵存生;;中国社会发展与中华民族精神[A];“社会发展与民族精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何方生;;孝道与中华民族精神关系初探[A];老年学论文集(六)[C];2004年

4 李毅红;;传承与发展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点思考[A];“社会发展与民族精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孙文营;;对社会主义荣辱观与中华民族精神关系问题的思考[A];“社会发展与民族精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余春林;;毛泽东思想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宝贵财富[A];《资本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C];2003年

7 吴潜涛;冯秀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途径[A];“社会发展与民族精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孙中山·中华民族精神[A];孙中山与中华民族精神论文专辑[C];2003年

9 李绪堂;高洁;;民族的复兴 精神的传承[A];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之七——中国近现代史及史料研究[C];2007年

10 陈依元;;论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大贡献[A];在党的旗帜下——青海省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70周年文集(上)[C];199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版编辑邋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 刘成纪 郑州大学文学院 罗家湘 郑州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办公室 杨云香 郑州大学文学院 王保国 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史鸿文;中原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建设[N];光明日报;2008年

2 同济大学法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邵龙宝;灾难张扬我们崇高的价值理念[N];中国教育报;2008年

3 徐光春;中原文化与中原崛起[N];河南日报;2007年

4 苏建军;中原文化:匆忙走在申遗路上[N];中国妇女报;2004年

5 本报评论员;魅力安阳 精彩纷呈[N];安阳日报;2007年

6 王全书;解读中原文化 创新发展思路[N];河南日报;2007年

7 刘平邋张浩;中原文化天津行活动将启动[N];天津日报;2007年

8 记者 熊飞;精心打造视觉盛宴 充分展示河南良好形象[N];河南日报;2008年

9 记者 陈茁;中原文化艺术学院在郑州新区奠基[N];河南日报;2010年

10 胜栋;从诸葛亮躬耕地看中原文化的品牌价值[N];经济视点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力波;文化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2 黄莉;中华体育精神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3 詹春花;黑塞与东方[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陈岩波;中国古代医学书籍发展史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5年

5 郑海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磊;中国与国际刑事法院:现状与展望[D];吉林大学;2007年

7 孙成武;中国共产党与20世纪中国文化的变革[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包仕国;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文化安全的衍进与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殷瑜;布莱希特在中国:1949-2006[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10 王文;庞德与中国文化[D];苏州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晓东;韦政通文化哲学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2 徐梁峰;将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D];浙江大学;2008年

3 蔡慧清;德克·卜德研究三题[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董利民;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对我国现代竞技体育的影响[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成茜;中国文化内的“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差异[D];重庆大学;2007年

6 胡菊花;从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视角看中国文化的输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7 邹丽娟;中俄茶文化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8 孙青;中国文化因素在外宣材料英译中的体现[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9 陈莹;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的境遇与发展思路[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10 汪秀梅;从翻译要求看中国文化遗产读本汉英翻译[D];浙江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7483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7483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9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