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宜理教授的中国学研究——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主任访谈记
本文选题:中国学研究 + 哈佛大学 ; 参考:《史学理论研究》2001年03期
[Abstract]:......
【作者单位】: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K207.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泠一;;“史华慈与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2 吴原元;东西方文化的互动——“传教士与美国早期中国学”学术研讨会综述[J];探索与争鸣;2005年10期
3 何培忠;日本中国学研究考察记(四)——访爱知大学国际中国学研究中心加加美光行教授[J];国外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4 何培忠;日本中国学研究考察记(二)——访日本著名中国学家沟口雄三[J];国外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5 B·坦克哈;;印度的中国学研究[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7年05期
6 ;关于剑桥大学中国学研究的若干说明[J];中国史研究动态;1996年03期
7 高永根,吴莲姬;韩国的中国学研究动向与课题[J];国外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8 胡伟希;全球视野与本土意识——走向21世纪的中国学研究[J];探索与争鸣;2000年02期
9 M.莫汉蒂,山佳;中国学研究:印度学者的观点[J];国外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10 ;首届“世界中国学论坛”论文征集公告[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H·P·雷易;;中国学在印度[A];中外关系史论丛(第三辑)[C];1987年
2 曹景文;;中国学研究在英国[A];时代与思潮(7)——20世纪末的文化审视[C];2000年
3 熊月之;周武;;迈向繁荣的海外中国学[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上)[C];2004年
4 李今山;;美国耶鲁大学的中国学研究[A];时代与思潮(2)——中西文化冲撞[C];1989年
5 ;前言[A];历史与现实论稿[C];1991年
6 郝振楠;;大连大学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中心大事记[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三辑)[C];2008年
7 董丛林;;漆侠教授应邀来石讲中国农民战争史的研究情况和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的形成和演变问题[A];河北省史学会通讯(1984第1期)[C];1984年
8 熊月之;;牛津学术访问杂记[A];近代中国(第五辑)[C];1995年
9 熊月之;;海德堡大学汉学研究所[A];近代中国(第九辑)[C];1999年
10 边为惠;;《东方历史学术文库》十年简介[A];近代中国(第十四辑)[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演讲人:严绍■;对国际中国学研究的再思考[N];人民政协报;2009年
2 朱政惠 华东师范大学海外中国学研究中心;康乃尔大学的中国学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静永健 日本九州大学文学部教授 童岭 译;中国学研究之新方法:域外汉籍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舒晋瑜;中国学研究的冷与热[N];中华读书报;2009年
5 李奎泰 韩国关东大学中国学系、东亚经济文化研究中心;韩国的中国学研究及其发展趋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周武;世界聚焦中国:中国学在海外[N];解放日报;2007年
7 记者 何馨;积极推进国外中国学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8 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黄仁伟 本报记者 卢宝康;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N];文汇报;2006年
9 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 韦磊;从《当代美国的“显学”》反思美国现代中国学研究[N];北京日报;2008年
10 褚艳红;美国中国学的奠基时期[N];社会科学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吴原元;1949—1972:中美对峙时期的美国中国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白云飞;苏联中国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马少甫;美国早期传教士中国观和中国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刘秀俊;“中国文化的海外媒介”[D];山东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刘艳艳;赖德烈的中国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彭传怀;论十月革命前俄国大学的中国学[D];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09年
3 陈建坡;海外中国学的文化网络视角再思考[D];山东大学;2006年
4 吴成领;恒慕义的中国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蒋婵;费正清与美国的中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陈琳琳;日本“京都学派”形成的文化地理空间和学术交流空间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7 辛欣;试析美国汉学研究的演化及发展方向[D];外交学院;2009年
8 潘晟;美国汉学家梅维恒的变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赵晨诗;论美国汉学到中国学的变迁[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500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750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