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代政治童谣的伪造
本文选题:政治童谣 + 理性精神 ; 参考:《江汉论坛》2009年11期
【摘要】:中国古代政治童谣的本质,是建立在常识理性基础上的政治判断,指引人们的政治选择,然而它常以神秘怪异的形式出现,这使它成为强大的政治工具,服务于自己的目的:或攻击政敌,或自造舆论。同时对政治童谣的是否真伪的辨别,也就有了生死存亡的意义。
[Abstract]:The essence of political nursery rhymes in ancient China is political judgment based on common sense and rationality to guide people's political choices. However, it often appears in mysterious and strange forms, which makes it a powerful political tool. Serve one's own purpose: to attack political opponents or to create public opin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identification of political nursery rhymes has the meaning of life and death.
【作者单位】: 湖北师范学院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古代政治童谣研究》(批号07BZW016)阶段成果
【分类号】:K207;I20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建疆;;中国文学的和谐问题刍议[J];贵州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2 张大为;;历史意识与先锋诗歌观念的现代性重构[J];贵州社会科学;2008年04期
3 李定广;;唐末五代文人的“悲剧意识”及其文艺转化[J];贵州社会科学;2008年04期
4 杨义;;感悟思维与诗词创作[J];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贤哲;;七言古诗起源与产生问题考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2 王莉;;汉乐府挽歌歌辞考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3 汤城;;浅谈《史通》对范晔《后汉书》的评论[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4 阚绪良;吕晓玲;;从“桃之夭夭”到“逃之夭夭”[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5 黄珂;苏仕林;;广西田林传统食品八渡笋的民族植物学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2年03期
6 董军;何礼平;;“禅宗五山”山水环境的文化解读[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5期
7 栾成显;;谱牒:记录中华历史文化的又一宝藏[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8 李雪莲;;观海齐量 离世高游——班彪《览海赋》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9 王莉;;《世说新语》中的自我标榜[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10 曹萍;;“一时文宗”袁彦伯——论袁宏的文才和品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陈立;;古代越南儒学教育评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2 徐婵菲;姚智远;;汉墓画像神话人物的图像作用及丧葬意义[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秦臻;;四川渠县新发现东汉石兽及相关问题[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张德建;;明代隐逸思想的变迁[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5 王贞平;;唐高祖、太宗两朝外交思想初探——以“德”与“义”为中心[A];唐史论丛(第十三辑)[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新娟;中医传统图式符号审美及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宋金民;水浒小说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郑春颖;高句丽遗存所见服饰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杜芝明;宋朝边疆地理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王春华;颜回资料辑考[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6 宋佳;经方50味药物在明代13位医家中的用量规律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孙旭红;居今与志古:宋代《春秋》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庄金秋;两晋与北方民族政权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9 陈刚;唐前蓬莱神话流变考[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毛德胜;苏洵古文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金鑫;王充《论衡》与东汉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超;秦汉黄河中下游地区作物病虫灾害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4 董军;杭州灵隐景区的空间解析[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5 李燕芳;《儿女英雄传》亲属称谓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王香梅;汉代察举人才地域分布探略[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谢南山;秦汉时期舆制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贝维静;滇桂民族手工造纸技术多样性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9 王成胜;试析西汉前期功臣列侯宗室诸王相制相依之局[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冰洋;汉代四位女性作家的创作内容及文学价值[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贺智利;论鲁迅不和谐的美学倾向[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2 欧阳江河;;89后国内诗歌写作——本土气质、中年特征与知识分子身份[J];花城;1994年05期
3 胡遂;关于佛教与晚唐山水诗的综合思考[J];求索;1987年06期
4 符杰祥;悖谬的和谐——论左翼浪漫主义文学文本的双重性征[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5 王家新;中国现代诗歌自我建构诸问题[J];诗探索;1997年04期
6 李凌,徐大军;生命的反和谐超越——李贺诗歌的自戕意识解读[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7 何西来;;论社会的和谐与文艺的和谐[J];文学评论;2006年04期
8 王建疆;;中国诗歌史:自然维度的失落与重建[J];文学评论;2007年02期
9 臧棣;后朦胧诗:作为一种写作的诗歌[J];文艺争鸣;1996年01期
10 臧棣;现代性与新诗的评价[J];文艺争鸣;1998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舒大清;;由两则政治童谣的考察看它的理性精神[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周成平;论茅盾文学活动的理性精神[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3 杨正和,陈静;理性的沉思——论欧洲17世纪古典主义的理性精神[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周海波;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工具理性与科学理性[J];齐鲁学刊;2004年04期
5 范小伟;;理性与感性——网络文学语言现象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杨胜宽;;郭沫若研究之当代理性观[J];郭沫若学刊;2007年04期
7 沐牧;;高校艺术类学生思想行为的特殊性分析及教育管理思路[J];时代人物;2008年04期
8 李俊文;;理性精神:中国现代化的主导精神[J];东岳论丛;2009年10期
9 张达;论世纪之交现实主义文学的转变[J];理论学刊;1996年04期
10 杨亮才;市场经济的人文向度[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姜树学;刘宝峰;;理性精神回归的思考[A];高举旗帜 继往开来——吉林省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2 刘尧;;变革官僚制:建立扁平化、非制度化激励的现代组织架构[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赵林;;从西方文化的历史发展看科学与宗教的辩证关系[A];“理性、信仰与宗教”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李兴叶;;关于电视剧发展的四点想法[A];中国传播论坛(2002)——中国电视剧传播[C];2002年
5 余爱红;晏红星;;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别含大黄类中成药的真伪[A];2011年全国医药学术论坛交流会暨临床药学与药学服务研究进展培训班论文集[C];2011年
6 姜帆;;论新时期科技新闻中理性精神的弘扬[A];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八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梅汝莉;;儒家德育思想的现代价值[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何卫平;;信仰与理性的冲突与交汇——近代西方解释学由局部向一般转化一个重要动力[A];“理性、信仰与宗教”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张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逻辑作用的发挥[A];法律逻辑与法学教育——第十五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杨同卫;;诚信与好的市场经济[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游雪晴;“书画真伪科学鉴定系统”项目通过验收[N];科技日报;2010年
2 本报评论员 倪壁东;可以围观 但请保持理性[N];经济观察报;2011年
3 刘勇强;企业管理中的理性精神[N];经理日报;2003年
4 林萌 方明;致富路上要学会辨“真伪”[N];海南农垦报;2010年
5 中国科学院研究员 李醒民;实证精神和理性精神是科学精神的两大支柱[N];人民日报;2010年
6 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所所长 朱志敏;五四理性精神的现代价值[N];中国教育报;2009年
7 万君超;绝非单纯的真伪之争[N];中国文化报;2011年
8 戴冠青;理性精神是一种诗意[N];文艺报;2002年
9 陈峰华;理性精神的成功[N];嘉兴日报;2007年
10 ;知行结合 双翼起飞[N];河北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光明;数学教学效率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黄林非;理性话语与中国现代文学的理性精神[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3 陈红梅;宋人关于《兰亭序》的收藏与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
4 徐亮;文学理性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5 黄伟龙;《吕氏春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陈筱芳;春秋宗教习俗[D];四川大学;2004年
7 宋红岭;能指的漂移—近三十年文学中的“身体”书写[D];上海大学;2008年
8 谢行宽;信用与理性关系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9 杨世文;宋代经学怀疑思潮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10 杨庆东;自由意志的追寻[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晓晴;论陶渊明诗歌的理性精神[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江玉华;理性精神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3 彭树涛;论新时期报告文学的第一次嬗变[D];武汉大学;2004年
4 苏妍妍;《清明上河图》的理性文化精神[D];山西大学;2008年
5 宋亮;论官僚制中的规则的意义[D];吉林大学;2006年
6 费小兵;死刑存与废的反思[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7 徐淑贤;守望现实主义文学园地[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姚莉;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欧卜东;论人文精神与科技进步[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10 徐俊;新观念下的初中生数学证明能力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892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789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