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中后期宾兴款的设置与下层士绅权力的扩张——以温州为例
本文选题:温州 + 文成会 ; 参考:《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4期
【摘要】:清嘉庆时期,温州地区开始比较集中地以民间集资的方式建立用于资助乡试旅费的宾兴款,至清末科举废除之前,形成了一个分布于县—乡镇两级的宾兴款体系。一些下层士绅借助宾兴款募捐和日常管理,获得了参与地方公共事务管理的机会,同时,也获得了对于宾兴款的实际控制权。以宾兴款为代表的教育公产成为他们处理地方事务可资调度的资源,为他们获取权力提供了物质基础。这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抵御金钱会攻城时表现的相当明显。太平天国运动以后,伴随着宾兴款项向乡镇一级的推广,更多下层士绅参与募款和管理工作,从而为他们日后在基层的活跃打开了方便之门。
[Abstract]:In the period of the Qing Jiaqing, the Wenzhou area began to set up the Pennsylvania fund, which was used to fund the travel expenses of the country, and before the abolition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at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a system of Pennsylvania, which was distributed in the county and township level, was formed. Some of the lower gentry, with the help of the fundraising and daily management of Pennsylvania, obtained the participation in the management of local public affairs. The opportunity, at the same time, also acquired the actual control of Pennsylvania. The educational public property represented by Bingxing became their resource to deal with local affairs, and provided a material basis for their power to gain power. This was quite obvious in the period of the Taiping Heavenly Kingdom movement to resist the attack of money in the city. With the promotion of Bing Xing to the township level, more and more lower gentry participate in fundraising and management, thus opening the door for their future activities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作者单位】: 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基地(浙江省民国史研究中心)课题成果(15JDMG01YB) “温州通史·明清民国温州地区慈善与公益活动研究”项目 上海市高校青年教师资助计划资助
【分类号】:K24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杨品优;;清代江西宾兴组织探析[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2 陈瑞;制度设计与多维互动:清道光年间徽州振兴科考的一次尝试——以《绩溪捐助宾兴盘费规条》为中心的考察[J];安徽史学;2005年05期
3 陈宝良;明代生员及其相关概念辨析[J];浙江学刊;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毛晓阳;;论清代社会公益组织的政府立案管理制度——以科举宾兴为中心[J];山东社会科学;2016年08期
2 陈明华;;清中后期宾兴款的设置与下层士绅权力的扩张——以温州为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4期
3 梁仁志;;商业与公益之间:清代民间公项经费存典生息研究[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6年02期
4 杨金鹏;;清代江西宾兴组织与绅商关系研究[J];地方文化研究;2015年06期
5 郭培贵;;二十世纪以来的明代学校与科举研究[J];明史研究论丛;2014年02期
6 魏雅丽;;清末广州番禺学宫印金问题探析——《番禺府县新生印金章程碑记》考略[J];广州文博;2013年00期
7 毛晓阳;金u&;;清代科举辅助性助考设施刍议[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8 毛晓阳;金u&;;论清代社会公益组织的基层社会监督机制——以科举宾兴为中心[J];东南学术;2014年03期
9 梁仁志;;清同治年间的旌德宾兴——兼与绩溪宾兴的比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10 刘道胜;;明清徽州的民间资产生息与经济互助[J];史学月刊;2013年1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品优;;科举会社组织与社会权势的转移——以晚清至民国江西南康宾兴会为例的分析[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8年01期
2 毛晓阳;;清代宾兴礼考述[J];清史研究;2007年03期
3 李才栋,邓爱红;古代地方助学助考机构——宾兴会[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4 邱捷;晚清广东的“公局”——士绅控制乡村基层社会的权力机构[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5 彭南生;近代江南地区工商业会馆、公所碑刻述论[J];安徽史学;2005年03期
6 陈瑞;以歙县虹源王氏为中心看明清徽州宗族的婚姻圈[J];安徽史学;2004年06期
7 汪庆元;《汪氏典业阄书》研究——清代徽商典当业的一个实例[J];安徽史学;2003年05期
8 郑振满;明清时期闽北乡族地主经济[J];清史研究;2003年02期
9 陈宝良;晚明生员的弃巾之风及其山人化[J];史学集刊;2000年02期
10 陈春声;论清末广东义仓的兴起—清代广东粮食仓储研究之三[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4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兴涛;;也论清代宾兴[J];中国地方志;2008年06期
2 毛晓阳;;清代宾兴礼补论[J];清史研究;2011年04期
3 毛晓阳;;清代宾兴礼考述[J];清史研究;2007年03期
4 毛晓阳;;论清代宾兴的教育公益基金属性[J];考试研究;2008年04期
5 杨品优;;清代江西宾兴组织探析[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6 杨品优;;江西公藏宾兴资料简介[J];兰台世界;2010年07期
7 杨品优;;清代江西宾兴组织的兴起述论[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 熊昌锟;;清代桂东地区宾兴文化圈述论[J];广西地方志;2010年04期
9 毛晓阳;;清代台湾宾兴的特色及其影响[J];台湾研究;2010年05期
10 陈亚南;;宾兴章程中的科举名词解读[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1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毛晓阳;清代台湾宾兴的特色[N];人民政协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雪;清代湖北宾兴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2 朱厚禄;宜宾兴宜村镇银行营销策略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8100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810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