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妇女史研究与历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本文选题:妇女史研究 + 历史学 ; 参考:《历史研究》2002年02期
[Abstract]:......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分类号】:K20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伯重;问题与希望:有感于中国妇女史研究现状[J];历史研究;2002年06期
2 高世瑜;关于妇女史研究的几点思考[J];历史研究;2002年06期
3 李贞德;中国妇女史研究中的医疗照顾问题[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周莉萍;西方女性主义思潮与美国妇女史研究[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5 畅引婷;怎样重绘历史画卷——妇女史学科建设首期读书研讨班述要[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6 高世瑜;发展与困惑——新时期中国大陆的妇女史研究[J];史学理论研究;2004年03期
7 周兵;美国妇女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史学理论研究;1999年03期
8 裔昭印;中西妇女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9 刘文明;“新妇女史”在中国大陆的兴起[J];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01期
10 荣颂安;七十年代以来国外妇女史研究动向[J];国外社会科学;1986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承宗;;从妇女史的视野深化魏晋南北朝史研究[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五辑)[C];2008年
2 陈耀庭;;道教教义创建和发展过程的四次变化——各家对东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和金元时期的道教教义变化论说的综述[A];道教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余欣;;信仰与政治:唐宋敦煌祠庙营建与战争动员关系小考[A];常书鸿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文集[C];2004年
4 王小舒;;体兼唐宋,气合刚柔——浅议姚鼐的诗及诗论[A];第三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卢润祥;;例证十要[A];辞书编纂经验荟萃[C];1992年
6 汪圣铎;;读《唐宋时代金银之研究·宋代金银货币的用途》札记[A];中国钱币论文集第四辑[C];2002年
7 吴晓亮;;试析唐宋社会转型时期宋代经商群体的变化[A];宋史研究论文集第十辑——中国宋史研究会第十届年会及唐末五代宋初西北史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妹尾达彦;;韩愈与长安——9世纪的转型[A];唐史论丛(第九辑)[C];2006年
9 蔡鸿生;;唐宋佛书中的昆仑奴[A];中西初识二编——明清之际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之二[C];2000年
10 徐洪兴;;唐宋间儒学的转型及其提供的思考[A];《与孔子对话——新世纪全球文明中的儒学》——上海文庙第二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山西师大学报编辑部 畅引婷;当代中国妇女史研究的价值取向[N];光明日报;2010年
2 铁爱花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妇女史研究拓展须“宽”“深”相济[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戴建国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方兴未艾的《天圣令》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4 黄阿忠;晋唐宋元离我们多远[N];解放日报;2002年
5 (美)包弼德著 刘宁译;《唐宋思想的转型》[N];中华读书报;2001年
6 记者 孟苗;晋城发现唐宋金摩崖题刻[N];山西日报;2009年
7 彭丽华;“《天圣令》研究——唐宋礼法与社会”研讨会召开[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8 记者 李国斌 通讯员 吴文峰 师磊;长沙发现唐宋至明清护城河遗址[N];湖南日报;2010年
9 张国刚;分家究竟意味着什么?[N];中华读书报;2010年
10 刘亚楠 钱波;重庆“唐宋崖墓”面临消亡[N];中国矿业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褚艳红;变动中的女性研究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晓焰;18-19世纪英国妇女的生活和工作状况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3 韩凤山;唐宋官学制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黄云鹤;唐宋时期落第士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王美华;唐宋礼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陈秀宏;科举制度与唐宋士阶层[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蒋晓城;流变与审美视域中的唐宋艳情词[D];苏州大学;2004年
8 程新贤;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婚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9 袁清湘;唐宋《通玄真经》诠释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王珂;宋元日用类书《事林广记》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献花;近三十年来西方学者的中国妇女史研究[D];宁波大学;2009年
2 方进莲;从女权主义到社会性别理论[D];复旦大学;2008年
3 丁苏红;女学者、女性研究及其口述文本[D];山东大学;2008年
4 邱源媛;唐宋雅乐的对比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5 桂涛;“花瓶”:一九三零年代职业妇女的称谓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周奇;边缘到中心:唐宋江西道教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7 周国平;宋代幕府研究[D];河北大学;2003年
8 李燕;论曼素恩对中国十八世纪社会性别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金丽丽;唐宋同居共财的大家庭[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邓红梅;唐宋笔记中的隐语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8127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812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