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意识形态的历史考辨与现实传导
本文选题:社会意识形态 + 历史考辨 ; 参考:《社会科学家》2008年12期
【摘要】:意识形态作为思想上层建筑,不仅依赖于现实社会的经济基础,而且离不开一个社会的文化传统。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融入中国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主导的意识形态。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中国出现了社会阶层结构的分化,整个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一种多元状态,但是,文化与传统的结合仍然是当代中国社会主导意识形态发展的客观规律。只有将文化与传统融为一体,主导意识形态才能在文化的深层次上发挥指导作用。高校是思想教育的阵地,对青年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要坚持理论与现实的结合,确保意识形态教育的正确导向,使之为社会的发展服务。
[Abstract]:Ideology, as the superstructure of ideology, not only depends on the economic foundation of the real society, but also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cultural tradition of a society. Marxism, as a cultural phenomenon, has become the dominant ideology in China.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although there has been a division of social stratum structure in China, the whole ideological field presents a pluralistic state, but the combination of culture and tradition is still the objective law of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leading ideology in contemporary China. Only when culture and tradition are integrated, can leading ideology play a guiding role in the deep level of cultur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the front of ideological education. The ideological education of young students should adhere to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reality, ensure the correct orientation of ideological education, and make it serve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体育学院;
【分类号】:K20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德荣;回顾与反思:关于马克思主义诠释学的探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2 周宏;意识形态理论与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理论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楚江亭;论科学课程的社会建构观——国外科学课程研究的最新发展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4 陈建华;;论知识/权力关系及其对教育知识价值取向之影响[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5 邹诗鹏;文化研究与意识形态——评文化研究中的中立立场[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1年05期
6 周宏;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的实践原则[J];常熟高专学报;2003年03期
7 郁建兴;意识形态:一种政治分析——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新论稿[J];东南学术;2002年03期
8 陈瑜;镜像狂欢与主流认同——关于夏钢的“都市温情喜剧”[J];电影创作;2002年05期
9 杨先花;;意识形态对教育改革的影响——制约与独立:教育改革主体的两难选择[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年01期
10 程勇;论文艺研究的意识形态论维度[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单小曦;;“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命题解构[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50年来文艺发展道路与21世纪文艺发展走向学术年会论文集汇编[C];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解保军;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哲学意蕴及现代意义[D];黑龙江大学;2001年
2 刘波;治安社会化思想与模式[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3 何玉兴;社会群体沟通平衡问题学理资源探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黄斌;文化发展转型与国家的作用[D];暨南大学;2001年
5 于文秀;“文化研究”思潮中的反权力话语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6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仲崇东;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8 包胜利;成吉思汗传说与古代蒙古汗权思想[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9 张敢;绘画的胜利?美国的胜利?[D];中央美术学院;1999年
10 程勇;汉代经学视野中的儒家文论叙述[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天保;伊格尔顿文学理论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唐莉;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政治的意识形态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刘振球;“无法投递”的感觉——论30年代现代派诗歌主题类型及其生成根因[D];西北大学;2001年
4 艾国;宪法观念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5 马晓娟;三个面向与邓小平文化发展战略[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6 夏林;马克思的商品、货币、资本拜物教理论探析[D];厦门大学;2002年
7 陈琼;试论英国工党的意识形态改革[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8 严红兰;走在历史的边缘[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9 邹强;雅典娜之光[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王创峰;历史没有终结[D];河南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曾令辉;郑振锋;;试论社会转型期人的目的性生成与发展[J];学术论坛;2006年11期
2 张秀华;;作为人的生存方式的工程[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新疆大学历史系 洪涛;“国学”与“西学”[N];社会科学报;2008年
,本文编号:18165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816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