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尊卑的文化内涵
本文选题:文化内涵 + 尊卑 ; 参考:《晋阳学刊》2009年05期
【摘要】:正一、左右尊卑问题之前人研究举隅"左"与"右"的基本意义本是指方位,它是根据人所处的位置为中心而确定的,因此左与右的位置是相对而言的。但在等级森严的古代社会,人们却逐渐把左右与尊卑、高下、荣耻等联系起来,从而赋予了它们丰富的文化内涵。左右尊卑的问题引起过许多研究大家的关注,如清代学者赵翼在他的《陔余丛考》卷二十一之"尚左尚右"条,对左右尊卑作了比较详尽的考证:
[Abstract]:First, the basic meaning of "left" and "right" in the study of "left" and "right" before the question of left and right superiority was originally defined as the orientation, which was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position of the person, so the position of the left and the right was relative. However, in the ancient society with strict hierarchy, people gradually linked the left and the right with the inferiority, superiority, honor and disgrace, thus endowing them with rich cultural connotations. Many researchers have paid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 of left and right inferiority and superiority. For example, Qing Dynasty scholar Zhao Yi made a more detailed textual research on the left and right in his "Yu Cong examination" (21).
【作者单位】: 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分类号】:K892.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崇琛;;新闻与文学交融的杰作——《聊斋志异》中的新闻篇章[J];蒲松龄研究;2009年01期
2 朱锐泉;;心如止水,贵者自贵——小议聊斋先生笔下胡四娘形象[J];蒲松龄研究;2010年02期
3 陈才训;时世平;;《剪灯余话》:“薇垣高议”——论李昌祺的庶吉士教育及其小说创作的风教意识[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4 熊寿康;读《辞源》(修订本)札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5 王海青;鲁迅论“三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6 石志鸟;;论章台柳意象的历史渊源——杨柳经典意象考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7 江瀚;;略论荀子礼乐学说之思想意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8 吴贤哲;;七言古诗起源与产生问题考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9 朱秀敏;;浅论扬雄散文的艺术特色[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10 吕伟华;;浅论纵横家的政治理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臧高峰;任保平;朱子凝;;近代以来中国小农经济的制度变迁与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高方;;从庄姜之嫁看春秋婚姻文化[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韩金花;王宗殿;王蕴蕴;沈斌;;华佗诊断学术思想研究[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丁媛;张如青;汤晓龙;;论出土简帛文献中的病因思想[A];中国庆阳2011岐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5 龚武;;管子形势道哲学的阅读及其诉说——管子哲学研究相关性问题探讨[A];管子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安徽省管子研究会第四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09年
6 张维坤;;“讽诵”在我国古代长期广泛流行的原因考察[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7 陶世龙;李鄂荣;;地质思想在古代中国之萌芽[A];地质学史论丛(4)[C];2002年
8 姚阿玲;;现实与非现实——中日男同性恋作品的比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徐卫民;;汉长安城植被研究[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三辑)——南越国遗迹与广州历史文化名城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徐勇;;天时、地利、人和——试析赵氏立国智氏败亡的经验教训[A];赵国历史文化论丛[C];198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洁;上海市郊公办学校学生来源的多样性对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8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鸿雁;唐前叙事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鲁京京;古史辨派对《史记》中先秦史料评判之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许庆玲;试论孝观念向封建孝道的转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英娜;《淮南子》“道”论及其文艺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晓娜;《史记》与齐鲁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淑文;《尚书》德治思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靖;西汉昭宣时期乐府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陈超;秦汉黄河中下游地区作物病虫灾害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9 雷晓伟;汉代“物勒工名”制度的考古学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10 杨晓静;两京地区新莽墓葬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金梅;交际用语文化内涵试探[J];语文学刊;2001年06期
2 唐红;;书、剑与酒及侠之大者——解读《史记·刺客列传》中荆轲形象的文化内涵[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王汝印;;淮阳太昊陵庙会及其文化内涵[J];治淮;1990年02期
4 昝风华;;汉赋器物文化因素初探[J];求索;2006年04期
5 程慧琴;;霸王别姬——历史经典时刻的文学艺术演绎[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6 黄天禄;;李白诗歌之酒与酒类略考[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7 张立新;;“骊姬之难”的文化内涵和悲剧意味[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8 赵子敬;;从先秦时期的山西葬玉看古代玉器的文化内涵[J];沧桑;2008年04期
9 葛树蓉;;周培武旅游歌舞创作的艺术特色与启示[J];民族艺术研究;2008年S1期
10 罗贻畅;;英汉颜色词语的文化涵义及翻译[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娟;;俄文报刊标题中的文化内涵[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姚洁;;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比较(英文)[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05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3 白兴易;赵得成;柴英杰;;文化内涵与工业设计[A];2006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首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张文刚;;诗国长城 文化丰碑——中国常德诗墙文化内涵解读[A];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建设——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首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王哲;;中西色彩文化内涵对比研究[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6 夏晓春;;设计创意是企业品牌化发展的原动力[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7 于铁成;;中医药学的文化内涵[A];首届国学国医岳麓论坛暨第九届全国易学与科学学会研讨会、第十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万依;;紫禁城文化内涵浅识举隅[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一辑)[C];1996年
9 马玉山;;论晋阳古都的文化内涵[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辑)——中国古都学会2003年年会暨纪念太原建成250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黄毅;;英汉基本方位词的文化内涵的比较研究[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徐冠一;用文化内涵吸引儿童[N];吉林日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陈建中;让我们的城市多些文化内涵[N];金昌日报;2007年
3 记者 谷少传;挂点干部要解决基层的实际困难[N];深圳特区报;2006年
4 记者 王慧琼;丰富文化内涵 多出公园精品[N];深圳特区报;2006年
5 张涛 周玮 程义峰;春节年年都过,有些内涵你未必知[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6 本报记者 周秋洋 董莉红;盲目移植大树将破坏古树名木的文化内涵[N];中国建设报;2006年
7 姜翠萍 李学兵 刘国贤;乳山:文化内涵扮靓旅游产业[N];青岛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马子雷;国家形象宣传应有文化内涵[N];中国文化报;2009年
9 记者 郑家艳;加速城市建设发展 丰富城市文化内涵[N];重庆日报;2005年
10 安三凯 孙华;挖掘文化内涵 凸显川北民居特色[N];广元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小丽;宋代咏史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2 韩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透视[D];南开大学;2009年
3 赵彩花;前四史论赞文体艺术及其文化内涵[D];复旦大学;2004年
4 朱习文;古天文词汇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5 涂敏华;历代都邑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艳丽;先秦两汉文学老妪形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张明敏;中国传统司法审判制度法文化内涵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8 渠红岩;中国古代文学桃花题材与意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育林;试论清儒《黄帝内经》音韵训诂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10 王志萍;当代新疆文学的性别书写及其文化内涵[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鹏;论官吏制度与秦朝统一之关系[D];内蒙古大学;2009年
2 祝军;从跨文化交际学的角度探讨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异同与翻译[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3 邓小娟;甘肃秦安羊皮鼓祭礼舞蹈的文化解读[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4 冷赛猛;中国古典诗歌英译中的文化陷阱[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5 张云;功能语义场视角下的英汉颜色词文化内涵对比[D];湘潭大学;2006年
6 陈华琴;现代汉语惯用语及其文化内涵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7 余皓扬;中法数字词汇的文化内涵[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8 董虎兰;中学文言教材中汉字文化之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9 莫乔雅;仫佬族依饭节的文化内涵与当代传承[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李恒;方言电影中方言元素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8196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819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