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官本位”思想文化解析
本文选题:官本位 + 现实主义 ; 参考:《求索》2004年10期
【摘要】:涵泳于现实主义文化之中的中国古人把人生的一切意义都押在现世 ,地位、财富、名誉等都要在今生实现 ,入仕则是实现这一人生价值的最好途径。一方面 ,文化的现实主义决定了中国古代学术的政治归宿。这是古代知识分子将当官作为实现其最高人生价值的文化根源。也使官位成了学识、道德、荣誉、身份、地位的体现。另一方面 ,中国古代自上而下对社会的控制强化了人民的服从意识以及对官职的崇拜心理。同时 ,王权至上使“权”成为“利”的渊薮。两方面结合起来 ,致使“官本位”思想成为中国古人人生价值观的主流。
[Abstract]:The ancients in the realistic culture put all the significance of life in the world, status, wealth, reputation and so on to be realized in this life, and official service is the best way to realize this value of life. On the one hand, cultural realism determines the political fate of ancient Chinese academic. This is the cultural root of realizing the highest life value of the ancient intellectuals. Also makes the official position became the knowledge, the morals, the honor, the identity, the status manifests. On the other hand, the control of society from top to bottom in ancient China strengthened people's consciousness of servitude and adoration of official posts. At the same time, Wang Quan's supremacy made power a source of profit.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wo causes the "official standard" thought to become the mainstream of the ancient Chinese life values.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分类号】:K20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祺,王恒展;《聊斋志异》与佛教文化研究述评[J];蒲松龄研究;2005年01期
2 顾元;体制与道德的背反——中国传统司法的背景及困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3 李凤鸣,王为东;皇权政治与清末法律近代化[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4 赵永伟;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互动——入世背景下中国法治道路模式[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5 王荣科;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亚文化之成因[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6 伍柳氏;;民主化模式与中国政治民主化路径选择[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7 朱国伟;略论周、淳之争的缘起——也谈焚书坑儒发生的原因[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S1期
8 王桂清;从“三言”“二拍”中商人入仕途径看商人的官本位意识情结[J];北方论丛;2004年02期
9 关健英;先秦法家的法治精神内涵[J];北方论丛;2004年03期
10 孙光;竹林七贤与魏晋玄学思潮[J];北方论丛;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广志;;略论周人的“德治”与“民本”思想[A];史海侦迹——庆祝孟世凯先生七十岁文集[C];2005年
2 李红岩;;弘扬西柏坡精神 坚持与发展唯物史观[A];继承·创新·发展——西柏坡精神研究文集[C];2007年
3 李向平;寻红霞;;近代上海变迁中的佛教组织——世界佛教居士林研究[A];近代中国社会与民间文化——首届中国近代社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星;先秦儒法源流述论[D];西北大学;2001年
2 韦宗友;制衡、追随与不介入:霸权阴影下的三种国家政策反应[D];复旦大学;2004年
3 姜维公;汉代学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4 王春生;区域政治视角下的乡村治理——珠三角农村村治变迁及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李刚;道治主义政治文化及实践[D];西北大学;2001年
6 吴建华;明代官冗与官缺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7 王中汝;政治发展视野中的乡镇政权改革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8 高新民;中国共产党活动方式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9 赵明;近代中国的自然权利观[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10 刘陆天;中国现代化中的政府与政治发展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敏;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及其实践的当代启示[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2 何爱英;《左传》文体特征及其文化意蕴[D];河南大学;2001年
3 车淑娅;“问”只宾语演变探析[D];河南大学;2001年
4 李贤利;民国前期的文官制度[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王海燕;中晚唐时期司法制度之变化初探[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6 张红艳;论《战车上的乘客》中的苦难与超越主题[D];安徽大学;2001年
7 吴红霞;当前我国行政机制的生态平衡分析[D];郑州大学;2001年
8 岳秀红;转型期政府利益分析[D];郑州大学;2001年
9 朱建刚;米·布尔加科夫及其小说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1年
10 郑国艺;斋教与古田教案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顾方博,王宪涛,焦垣生,郭晓萍 ,李新蛇;科举制度与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结构[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2 毕奥南;;历史语境中的王朝中国疆域概念辨析——以天下、四海、中国、疆域、版图为例[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6年02期
3 安贞元;民主问题何以变成了民智问题[J];惠州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4 蒋德海;科举制在中国近代的遭遇[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5期
5 马悦;琐议“父母官”[J];炎黄春秋;2001年08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18218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821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