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关于中国早期国家形成的一个理论思考

发布时间:2018-04-30 15:07

  本文选题:中国早期国家 + 古代中国 ; 参考:《历史研究》2010年06期


【摘要】:人类文明的发展既遵循共同的规律,又具有各自的特点,表现出一般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中国古代文明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既与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相适应,又具有自己鲜明的民族特色。对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起源的研究,不能脱离与世界其他文明相比较的方法和视角。20世纪80年代之后,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起源问题引起学界广泛关注,产生了一批重要成果。近年来,随着更多考古学材料的发掘和文化人类学理论的应用,学界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取得诸多新进展。《历史研究》编辑部约请部分学者撰文分别从考古学、传世文献、文化人类学理论以及语言文字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希冀促进相关研究的深入。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civilization not only follows the common law, but also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showing the unity of generality and particularity. The ancient Chinese civilization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human civilization, which not only adapts to the general law of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civilization, but also has its own distinctive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The research on the origin of ancient Chinese civilization and country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method and angle of view compared with other civilizations in the world. After the 1980s, the origin of ancient Chinese civilization and state caused extensive concern in academic circles and produced a number of important achievements.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excavation of more archaeological material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cultural anthropology theories, many new developments have been made in academic research on this issue. The theory of cultural anthropology and the perspective of language and characters are discussed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relevant research.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分类号】:K20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易建平;酋邦与专制政治[J];历史研究;2001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齐勇;郭店楚简《性自命出》的心术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2 权光镐;从郭店简本《老子》看“绝仁弃义”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叶坦;论道德伦理与经济利益──“义利”观念的时代演化与市场经济伦理的建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4 汪春泓;关于《毛诗大序》的重新解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5 顾永新;《七经孟子考文补遗》考述[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6 李家浩;战国竹简《民之父母》中的“才辩”[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7 廖名春;从郭店楚简和马王堆帛书论“晚书”的真伪[J];北方论丛;2001年01期

8 刘后滨;从贞观之治看中国古代政治传统中的治世与盛世[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9 蒋重跃;说“禅”及其反映的王朝更替观[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10 王晖,王建科;出土文字资料与古代神话原型新探[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何];;简论炎帝族与黄帝族的关系及其所代表的考古文化[A];炎帝·姜炎文化与和谐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郭永琴;潘庆梅;;百年来炎帝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炎帝·姜炎文化与和谐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崔冠华;;“五帝”的起源及在春秋时的历史遗留[A];炎帝·姜炎文化与和谐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俞志慧;;《国语·晋语四》韦注辨正[A];第二届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星;先秦儒法源流述论[D];西北大学;2001年

2 王美凤;先秦儒家伦理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3 徐忠明;包公故事:一个考察中国法律文化的视角[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4 陶磊;《淮南子·天文》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5 罗家湘;《逸周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6 李瑞;六味地黄丸拆方研究与命水理论探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

7 陈博;从理想社会构思到社会政治实践——黄老思想与汉初政治[D];西北大学;2003年

8 陈徽;性与天道——戴东原哲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9 陈立群;先秦天人观念的变迁与审美意识的酝酿[D];复旦大学;2003年

10 梅新林;中国古代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尚建飞;思孟五行学说的根源及其演变[D];西北大学;2002年

2 贾淑杰;战国楚简《五行》校注[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高立梅;儒家“仁义”思想的形成及其意义[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4 陈纪昌;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与国家的产生[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5 王俊英;《说文解字》省形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6 岳宗伟;先秦儒家家庭观探索[D];郑州大学;2003年

7 喻中;权力起源的比较法文化研究——以北美印第安部落与中国古代酋邦为例[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8 蒋莉;楚秦汉简标点符号初探[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9 唐莉;战国文字义符系统特点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10 孙伟龙;徐国铜器铭文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桂芝;契丹贵族大会钩沉[J];历史研究;1999年06期

2 易建平;部落联盟还是民族——对摩尔根和恩格斯有关论述的再思考[J];历史研究;2003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l,

本文编号:18250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8250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c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