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史料的“社会记忆”研究——《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
本文选题:社会记忆 + 回忆 ; 参考:《中国图书评论》2009年09期
【摘要】:正古老的历史学受到越来越多其他学科的制约,现实的因素如政治、文化、经济等更在专业学者的研究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影响。虽然不同的背景会使历史学家的研究产生一定程度的差别,但在全球一体化趋势愈演愈烈的今天,不同国家
[Abstract]:The ancient history is restricted by more and more other subjects, and the realistic factors such as politics, culture, economy and so o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and influence in the research of professional scholars. Although different backgrounds may lead to a certain degree of difference in the research of historians, in today's increasingly global integration trend, different countries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分类号】:K20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德忠;重视开展社会记忆问题研究[J];哲学动态;2003年03期
2 孙德忠;论社会记忆的合法性根据[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刘朝晖;社会记忆与认同建构:松坪归侨社会地域认同的实证剖析[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3年02期
4 纳日碧力戈;各烟屯蓝靛瑶的信仰仪式、社会记忆和学者反思[J];思想战线;2000年02期
5 王纪潮;;有选择的社会记忆[J];博览群书;2006年05期
6 马莉;历史构建中的民族历史和社会记忆[J];甘肃理论学刊;2005年05期
7 孙德忠;王峰;;论社会记忆的历史类型[J];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12期
8 陈蕴茜;;空间重组与孙中山崇拜——以民国时期中山公园为中心的考察[J];史林;2006年01期
9 周松青;;异化、国家和记忆:清末民初地方自治的两难[J];史林;2007年02期
10 王明珂;历史事实、历史记忆与历史心性[J];历史研究;200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魁一;;防洪思想的历史研究与借鉴[A];中国水利学会200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2 敢峰;;序[A];北京历史与现实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89年
3 ;在纪念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成立20周年大会上(2000.12.20) 罗世谦的讲话要点[A];上海市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纪念特刊[C];2002年
4 ;在纪念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成立20周年大会上(2000.12.20) 孟建柱的讲话要点[A];上海市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纪念特刊[C];2002年
5 ;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第六届代表大会代表名单[A];上海市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纪念特刊[C];2002年
6 ;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并第二届年会大会程序[A];上海市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第二届年会纪念特刊[C];1985年
7 ;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第五届代表大会代表名单[A];上海市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第五届年会纪念特刊[C];1997年
8 ;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四师淮北分会召开会议纪念吴芝圃同志百年诞辰[A];纪念吴芝圃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论文集[C];2006年
9 隗瀛涛;;历史研究的新视角[A];历史科学与城市发展——重庆城市史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10 ;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举办各种活动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A];上海市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第五届年会纪念特刊[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郭于华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社会记忆与人的历史[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孙国旗 韩卫娟;充分发挥档案的社会记忆功能[N];中国档案报;2008年
3 罗彩娟 广西师范学院政法学院;权力与社会记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4 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 王绍侠;“21世纪的社会记忆”[N];社会科学报;2002年
5 陆文军 陈一馨;网络“热词”共谱“集体记忆”[N];经济参考报;2008年
6 邱建国;400图片呈现30年集体记忆[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7 陆文军 陈一馨;网络有新“热词”另类的集体记忆[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8 叶帆;坚持历史研究的正确方向[N];人民日报;2009年
9 国家档案局外事办副主任 杜梅;从国际档案圆桌会议看档案的社会功能趋向[N];中国档案报;2005年
10 记者 微笑;正视历史面向未来 不断推动中日共同历史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建民;美国基础教育财政发展史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2 庞振超;1949~1998中国大学人文学科变革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3 潘如龙;当代中国石油供应史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4 王献玲;中国民办教师始末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5 俞海洛;当代中国大学生思想史研究(1949-1988)[D];浙江大学;2005年
6 冯昊;民族意识与沦陷区文学[D];山东大学;2007年
7 王军;奥林匹克视觉形象的历史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8 吕卓红;川西茶馆:作为公共空间的生成和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9 顾蓓;圣母崇拜的历史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10 相自成;中国残疾人保护法律问题历史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娟娟;网络穆斯林社群社会记忆的建构[D];兰州大学;2006年
2 陈宁;地域歧视的话语、权力与真相[D];吉林大学;2005年
3 宋萑;学校升旗仪式的人种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祁冰洁;解放与异化[D];吉林大学;2006年
5 文艺花;延边农业合作化历史研究[D];延边大学;2005年
6 梁霞;新加坡独立前温州华侨群体之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7 杨登峰;中国电化教育早期历史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范牡丹;战后美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史研究与启示[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9 王敏;记忆的力量[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10 张莉;二十世纪中国学习国外教育改革经验的历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18355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835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