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礼俗社会的布罗代尔钟罩对资本力量的阻滞

发布时间:2018-05-13 06:39

  本文选题:资本力量 + 布罗代尔钟罩 ; 参考:《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摘要】:在资本强大的扩张力驱动下,斯密动力总会促进市场经济的自发成长和不断扩展。然而中国数千年历史中,资本主义萌芽却屡次夭折。本文从积淀于礼俗社会的文化——社会潜规则与交往行为方式出发,通过考察拒斥宪制化、官本位和关系本位等"抗变因子"构成的布罗代尔钟罩,揭示出斯密动力在中国礼俗社会运作失灵的深层原因,以及改革开放如何在发挥资本动力的同时制约其消极作用的文化机制。
[Abstract]:Driven by the strong expansion of capital, Smith always promotes the spontaneous growth and continuous expansion of the market economy. But in China's thousands of years of history, the seeds of capitalism have died again and agai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social latent rules and communicative behavior patterns accumulated in the society of etiquette and custom,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Brockell bell, which is composed of "anti-change factors", such as rejecting constitutionalization, officialdom and relationship standard, etc. This paper reveals the deep causes of Smith's motive force's malfunction in the society of etiquette and custom in China, and the cultural mechanism of how the reform and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restrict its negative function while exerting the power of capital.
【作者单位】: 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
【分类号】:K207;F09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韦森;个人主义与社群主义——东西方社会制序历史演进路径差异的文化原因[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李伯重;英国模式、江南道路与资本主义萌芽[J];历史研究;2001年01期

3 仲伟民;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研究的学术史回顾与反思[J];学术界;2003年04期

4 鲁品越;“关系本位”文化环境与市场秩序——中国市场经济的文化透视[J];学术研究;2002年07期

5 鲁品越,骆祖望;资本与现代性的生成[J];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合敏;;新时期干部工作的根本指导方针——论邓小平关于干部队伍“四化”标准的思想[A];2005乌蒙论坛论文集(三)[C];2005年

2 孔令举;;政治和谐需要科学的制度安排[A];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讨会文章选编[C];2007年

3 黄凯南;;文化、信息结构与公司治理[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一部分)[C];2005年

4 徐葵;;高放苏联剧变研究评析[A];高放教授八十华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蒲国良;;关于十月革命研究中两个基本问题的思考[A];纪念十月革命九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刘增惠;石鹏;;马克思论人和自然的关系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吴建刚;;浅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汪琼枝;;传统义利观与马克思主义正义观价值基点的不同旨趣[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邢荣;;现代性矛盾的现实根源——马克思的资本视角[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王俊梅;杨蓓;;关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正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2 李新曦;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的素质塑造[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3 张晓燕;依法治国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4 董耀鹏;社会主义国有经济控制力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5 崔禄春;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6 侯典明;江泽民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7 张占斌;博彩业与政府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8 雷志卫;欧洲货币联盟的理论基础与运作机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9 王广彬;中国社会保障法制史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10 毛曦;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地理[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立慧;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历史经验[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王惠君;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模式[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高常营;渴望家园的回归——世纪之交人文精神重建问题的反思[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4 赵澜波;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活方式与人的全面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5 孙文营;论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的趋势、困境与出路[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6 张春玲;对我国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关系的历史剖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7 尚宇红;唐太宗的君德及现代价值[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8 李照修;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9 朱洪强;邓小平对外开发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10 游红武;后冷战时代国际冲突探源[D];暨南大学;200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贺祥林;;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与全面构建和谐社会[J];江汉论坛;2006年01期

2 查明辉;西汉五铢钱铸造量问题之考辩[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李伯重;英国模式、江南道路与资本主义萌芽[J];历史研究;2001年01期

4 李伯重;从“夫妇并作”到“男耕女织”——明清江南农家妇女劳动问题探讨之一[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6年03期

5 李伯重;“男耕女织”与“妇女半边天”角色的形成──明清江南农家妇女劳动问题探讨之二[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年03期

6 衣俊卿;现代性的维度及其当代命运[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本文编号:18820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8820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1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