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历史叙事的编码与布局——《资治通鉴》对三国历史的叙述

发布时间:2018-05-20 19:40

  本文选题:三国历史 + 资治通鉴 ; 参考:《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摘要】:在对于三国历史的叙述中,《资治通鉴》是一个重要的阶段,它为三国历史厘定了时间顺序和叙事框架,编织了三国历史的叙事脉络,确定了三国历史的叙事焦点,它直接提供了长篇叙述三国历史的叙事经验,对《三国志演义》的成书有着重要意义。
[Abstract]:In the narration of the history of the three Kingdoms, Zizhi Tongjian is an important stage. It defines the time sequence and narrative frame for the history of the three Kingdoms, weaves the narrative context of the history of the three Kingdoms, and determines the narrative focus of the history of the three Kingdoms. It provides a long narrative experience about the history of the three Kingdoms,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book of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K206;I20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沈伯俊;《三国志》与《三国演义》关系三论[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涂秀虹;《三国志》裴注的复调意义[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3 林庆新;历史叙事与修辞——论海登·怀特的话语转义学[J];国外文学;200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涂秀虹;《三国志》裴注的复调意义[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郝建平;论汉宣名臣张敞[J];河南社会科学;2003年03期

3 唐团结;上官婉儿生平考述[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4 王盛恩;“华夷之辨”对民族融合的影响——兼与刘锋焘先生商榷[J];南都学坛;2003年05期

5 瞿林东;史学传统与人文精神[J];求是学刊;2001年04期

6 代继华;关于中国通史的三点史学思考[J];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03期

7 尚晓进;跨越真实与虚构的边界:论后现代自传体小说[J];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翟恒兴;走向历史诗学[D];浙江大学;2006年

2 刘延苗;章学诚史学哲学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学成;白居易矛盾心态简论[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2 赵彦昌;春秋国际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3 周家凤;五代中央官学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胡 娜;海登·怀特历史阐释模式中的策略及运用[D];四川大学;2005年

5 纪楠楠;论辽代幽云十六州的汉人问题[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侯星丽;历史哲学的语言学转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郭虹;海登·怀特历史诗学简论[D];新疆大学;2007年

8 邱婕;论陈朝的南方土豪[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范艳萍;明末清初拟活本小说创作的叙事轨迹[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宋毅;孙权之政与吴国兴衰[D];山西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沈伯俊;《三国志》与《三国演义》关系三论[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玉铭;毛宗岗《三国演义》评论的几个特点[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5年01期

2 杨祖凤;;“意不在马”与“尿苦无碍”[J];学习月刊;1997年11期

3 中卫军;;不庸而后不昏论[J];博览群书;1997年08期

4 邹纪孟;麋鹿与庖厨[J];政府法制;1998年04期

5 喻滨;突出竞争意识 弘扬三国文化——浅论三国历史文化如何面向当代大众[J];抚州师专学报;2002年01期

6 张舜徽;;新注新译《资治通鉴》序[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3年05期

7 思晨;;如果销毁《资治通鉴》[J];青春男女生(妙语);2005年10期

8 蓉生;《资治通鉴》:《宫市》[J];语文建设;1966年02期

9 肖世杰;;《李a,雪夜入蔡州》笺评[J];语文教学与研究;1978年05期

10 朱宗尧;;关于《资治通鉴》[J];语文教学与研究;1982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钟基;;曾国藩学文门径试探——读曾氏家书札记[A];第一届全国桐城派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5年

2 彭庆生;;贞观诗歌系年考(上)[A];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3 李子龙;;李白诗中的姑孰、牛渚考[A];中国李白研究(2005年集)——中国李白研究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陈冠明;;崔融年谱——《“文章四友”年谱》之四[A];天津师范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学术论文集(中国古典文献学丛刊第四卷)[C];2005年

5 艾龙;任泳;;李白诗中之谜——关于天宝丑闻的补充注释[A];李白学刊(第一辑)——纪念李白逝世1225周年[C];1987年

6 陈建生;;柳永行踪辨略[A];武夷文化研究——武夷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李焯然;;历史的记忆与再诠释:林纾的《评选船山史论》[A];文化传承与历史记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蔡厚示;;严羽与《沧浪诗话》[A];武夷文化研究——武夷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王定璋;;略论李白诗中的战争题材[A];李白学刊(第二辑)[C];1989年

10 詹亚园;;周敦颐《万安香城寺别虔守赵公》诗小考[A];天津师范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学术论文集(中国古典文献学丛刊第四卷)[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张清芳;柏杨品三国:滋味老辣[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2 何德章;“舌战群儒”真有其事吗[N];解放日报;2008年

3 赵强;醋溜三国[N];中华读书报;2008年

4 刘秀娟;《柏杨全集》简体中文版签约人民文学出版社[N];文艺报;2009年

5 记者 王坤宁;《柏杨全集》简体中文版落户人文社[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6 著名作家,曾获茅盾文学奖等奖项 熊召政 (湖北);关羽是风俗中人[N];光明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韩霄;三国故事说唱文学研究[D];扬州大学;2012年

2 张红波;明清三国戏曲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3 张兰花;曹魏士风递嬗与文学新变[D];浙江大学;2012年

4 黄晋;《三国演义》在明清时期的传播与影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杨集鹏;历史的空白与想象[D];暨南大学;2008年

2 刘惟肖;蜀汉散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左岩;近二十年《三国演义》影视传播及价值实现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徐彦峰;“权力的合理架构”:论中国封建社会的君臣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汪灿;论赵云形象的文本变迁与演变轨迹[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6 王威;赵云形象史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肖艳丽;明末清初《三国演义》续书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8 刘永成;毛氏父子《三国演义》评点“结构”观之探讨[D];山东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9159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9159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b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