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历史时期影响安徽淮河以北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自然因素浅探

发布时间:2018-05-29 13:10

  本文选题:淮河流域 + 安徽 ; 参考:《农业考古》2006年04期



[Abstract]:......
【作者单位】
【分类号】:K20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吉余,陈沈良;南水北调工程对长江河口生态环境的影响[J];水资源保护;2002年03期

2 王鑫义;淮河流域经济开发的轨迹及其历史启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5期

3 王庆,陈吉余;淮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8年04期

4 詹云军,薛重生;长江荆江河段古决口扇遥感专题分析及成因研究[J];地质科技情报;2002年04期

5 蒋慕东;章新芬;;黄河“夺泗入淮”对苏北的影响[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韩宝平,许爱芹,孙晓菲;“以水代兵”对黄河流域区域经济及环境的影响[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7 王栋;试析淮河洪涝灾害成因[J];科技导报;2005年09期

8 秦莉云,金忠青;淮河流域水资源特性及可持续利用[J];人民长江;2001年01期

9 万昕,吴玉锋;长江流域洪灾规律、成因及对策研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10 张茂恒,孙志宏;淮河入湖三角洲的形成、演变及发展趋势[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张祥稳;清代乾隆时期自然灾害与荒政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2 胡其伟;民国以来沂沭泗流域环境变迁与水利纠纷[D];复旦大学;2007年

3 张晓芳;蚌埠城市历史地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4 陈业新;灾害与两汉社会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高峻;新中国治水事业的起步(1949~1957)[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6 渠长根;功罪千秋[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张崇旺;明清时期自然灾害与江淮地区社会经济的互动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8 李巨澜;失范与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范斌;植硅体记录的巢湖流域环境变化及其灾害事件响应[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章银杰;近代徐连经济区形成和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2 周结斌;淮河流域行蓄洪区规划后评价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3 郭翠丽;文献的瑰宝 史料的渊薮[D];安徽大学;2005年

4 王萍;北洋政府时期的农业政策[D];山东大学;2005年

5 王庆国;苏州地区的灾荒救济研究(1912-1935)[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瑞娟;1931年江淮流域水灾及其救济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芳;;曹魏在淮河流域的屯田水利[J];治淮;1984年03期

2 兴利;;《千里淮河摄影展览》在京展出[J];治淮;1988年04期

3 芜月;;千里淮河一眼收[J];治淮;1988年05期

4 窦永记;;让淮河告诉人们(在电视系列片《淮河》开拍仪式上讲话)[J];治淮;1989年02期

5 余智豪;;梦洒淮河[J];治淮;1991年09期

6 卞利;明代前期淮河流域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7 李修松,张宪平;秦汉时期淮河流域经济发展简论[J];安徽史学;1998年02期

8 李修松,张宪平;春秋时期淮河流域手工业生产述论[J];学术月刊;1998年05期

9 李修松,张宪平;春秋战国时期淮河流域农业生产述论[J];中国农史;1998年01期

10 卞利;明代中期淮河流域的自然灾害与社会矛盾[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卞利;;朱元璋与明代前期淮河流域社会经济的开发[A];第六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5年

2 王慧敏;王玉太;刘新仁;沈承珠;;淮河流域可持续发展预警研究[A];Systems Engineering, Systems Science and Complexity Research--Proceeding of 11th Annual Conference of Systems 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C];2000年

3 毕宝贵;矫梅燕;廖要明;徐晶;;2003年淮河流域大洪水的雨情、水情特征分析[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03.7淮河大水的水文气象学问题”分会论文集[C];2003年

4 钱曙华;刘睿卉;;2003年淮河流域汛期特大洪水分析研究[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03.7淮河大水的水文气象学问题”分会论文集[C];2003年

5 章国材;毕宝贵;鲍媛媛;廖要明;;2003年淮河流域强降水大尺度环流特征及成因分析[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03.7淮河大水的水文气象学问题”分会论文集[C];2003年

6 时珍玲;徐敏;;2003年夏季淮河流域洪涝成因分析[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03.7淮河大水的水文气象学问题”分会论文集[C];2003年

7 王东生;康志明;杨克明;;2003年淮河流域梅汛期首场大暴雨成因分析[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03.7淮河大水的水文气象学问题”分会论文集[C];2003年

8 郑永光;陈炯;王洪庆;张焱;朱佩君;陈敏;白洁;陶祖钰;;2003年淮河流域持续暴雨的卫星云图特征及大尺度环境条件分析[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03.7淮河大水的水文气象学问题”分会论文集[C];2003年

9 魏香;茅卫平;;淮河流域一次强降水过程分析[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03.7淮河大水的水文气象学问题”分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康志明;;2003年淮河流域持续性大暴雨的水汽输送分析[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03.7淮河大水的水文气象学问题”分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时先明 俞路石;走出课堂天地宽[N];安徽日报;2000年

2 记者 翟滨;要切实解决结构性污染[N];中国环境报;2000年

3 记者 王平;省辖淮河流域河流水质开始好转[N];河南日报;2000年

4 记者 高金光 李迎春;郑州市污水处理厂昨日通水运行[N];河南日报;2000年

5 记者 周剑虹;安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取得成果[N];经济参考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文晶;淮河,,谁还在向你泼污水[N];经济日报;2000年

7 ;淮河治理五十年[N];经济日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何人民 通讯员 敖良桂;建立权威的流域管理机构[N];中国经济时报;2000年

9 记者 王翰林;农业部部署加强淮河流域面源污染防治工作[N];科技日报;2000年

10 本报记者 潘锋;治理淮河 兴利除弊[N];科学时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秦丽云;淮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与环境经济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1年

2 苏凤阁;大尺度水文模型及其与陆面模式的耦合研究[D];河海大学;2001年

3 张继国;降水时空分布的信息熵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4 李万莲;沿淮城市水环境演变与水生态安全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张伟东;农业干旱模型的建立与应用[D];沈阳农业大学;1993年

6 刘兵;基于Web服务组合的网格工作流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九大;淮河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管理[D];河海大学;2001年

2 孙丞虎;淮河流域冬春季土壤温湿异常对夏季降水异常的影响[D];南京气象学院;2004年

3 钱敏;淮干中游河道防洪实践初探[D];河海大学;2003年

4 程华琼;淮河流域暴雨的时空变化及成因和预报物理模型[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4年

5 赵文军;环境管理的发展与实践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6 郑秀云;2003年7月3~4日淮河流域暴雨过程的观测与模拟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5年

7 周结斌;淮河流域行蓄洪区规划后评价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8 林小丽;区域洪水频率分析在淮河流域的应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9 李想;我国十大江河流域降水和温度长期变化趋势的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5年

10 王玲杰;农业非点源污染年负荷量估算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9509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9509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0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