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体系的重大创新——白寿彝先生主编《中国通史》成就略论
[Abstract]:......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教授
【分类号】:K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戴逸;时代需要这样的历史学家──在纪念范文澜诞辰100周年学术座谈会上的发言[J];近代史研究;1994年01期
2 陈其泰;近三百年历史编撰上的一种重要趋势——自马殨至梁启超对新综合体的探索[J];史学史研究;198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洪认清;论抗战时期范文澜的史学研究[J];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2 张耕华;吕思勉与20世纪前期的新史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3 舒习龙;;20世纪以来中国历史编纂学的时代特色和主要成就[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4 宋馥香;论范文澜在民族史撰述上的贡献[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5 陈其泰;;陈垣与抗战时期爱国主义史学——纪念陈垣先生诞辰130周年[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6 陈其泰;;章学诚:“道”的探索与历史编纂的革新[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7 陈其泰;范文澜:令人景仰的新史学大师[J];历史教学;1999年03期
8 陈其泰,郭成康;《清史》纂修与历史编撰的创新[J];历史研究;2004年05期
9 陈其泰,张利;范文澜在延安——20世纪中国史学的重要篇章[J];人文杂志;2001年03期
10 张海燕;;延安时代古史分期的学术争鸣评述[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赵梅春;;二十世纪史家对“通史家风”的继承和发展[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林国华;范文澜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D];山东大学;2007年
2 张海燕;延安知识分子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3 黄广友;刘大年史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张正光;延安知识分子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世忠;延安文化人群体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2 李兴年;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家的民族史观[D];安徽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凡;;梁启超对中国通史的编纂和设想[J];史学史研究;1981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瞿林东;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第一卷简介[J];史学史研究;1996年02期
2 张美娣;二十年磨一剑——白寿彝先生与《中国通史》[J];回族研究;1999年03期
3 瞿林东;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第一卷简介[J];回族研究;1999年03期
4 哈萨;《中国通史》(上)学习指要[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0年06期
5 刘魁;史学研究的里程碑[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1年02期
6 英娣;《中国通史》第十卷《清时期》出版[J];中国史研究动态;1997年06期
7 史念海;风雨春秋,亦师亦友——祝贺白寿彝教授九十华诞[J];史学史研究;1999年03期
8 黄沙;《中国通史》CAI教材已出版[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9 魏仲展;中平元年三月五日不是“甲子日”——辨范文澜《中国通史》中的一点疏忽[J];社会科学;1981年02期
10 刘建军;《中国通史》学习辅导[J];领导之友;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克武;;分子热力学前沿基础中的重大创新与科教兴国方针深远影响的实现及其意义[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2 李华瑞;;中国断代史系列:《宋史》读后[A];中国宋史研究会——唐宋经济史高层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张弦生;;《中原文化大典》编辑中所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A];优秀出版物价值论:中国编辑学会第十三届年会优秀文集[C];2008年
4 刘进民;;“三个代表”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重大创新[A];中国共产党与现代中国[C];2001年
5 陈军;;建国以来文学理论教材建设管窥(之二)——以体裁与文学作品形式构成因素关系问题为例[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奥拉沃阿兰罗德里格兹;张谦;;古巴音乐体裁[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5年
7 包心鉴;;中国现代化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6年
8 王辉武;田生望;;故事,科普创作中的最佳体裁[A];2007全国中医药科普高层论坛文集[C];2007年
9 杨鸣键;;当前我国西部地区的音乐感知结构[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10 马西恒;何海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和构建途径[A];社会转型中的和谐社会构建——上海市党校系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宗边诗;《中国通史》(第二版)将由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2 ;专家评点《中国通史》[N];光明日报;2001年
3 周大平;三中全会提出教育体制改革重大创新[N];今日信息报;2003年
4 记者 姚富昌;绩效考核是一项重大创新[N];运城日报;2007年
5 宋莉;总部基地:按国际惯例为企业量体裁衣[N];科技日报;2003年
6 管文虎(作者为电子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院长、教授);“三个代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创新[N];四川日报;2001年
7 任国征;史应细考![N];中华读书报;2010年
8 宋雪芬;量体裁衣的风险控制措施[N];期货日报;2003年
9 李开富;西南交大学生自我发展量体裁衣[N];四川日报;2003年
10 ;神州数码为您量体裁衣[N];计算机世界;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毓红;历时与共时:《文心雕龙》与《诗学》体裁理论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2 马晓辉;维谢洛夫斯基的历史诗学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3 陈亚萍;体裁互文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4 丁好;论古典奏鸣曲的形成[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5 赵东林;基于语篇类型的翻译对等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6 肖剑南;东有启明 西有长庚——周氏兄弟散文风格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7 杨克磊;共同研发活动的经济分析[D];天津大学;2007年
8 李树军;明代诗歌文体批评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9 唐斌;《人民日报》中(1987-2007)农民工的话语再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邹彦;论古典奏鸣曲式的形成[D];上海音乐学院;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亭亭;中英期刊英文摘要的体裁对比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周宁;基于体裁的《大学体验英语》的衔接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3 郑s,
本文编号:21843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184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