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教士汉学的重要著作
[Abstract]:......
【分类号】:K207.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克谦;;中西初识时期的思想文化互动——读张西平《传教士汉学研究》[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雷丽平;李渤;;俄罗斯汉学的发展演变及其现实意义[J];东北亚论坛;2011年04期
3 孙立峰;;论花之安的教育观和宗教文化观[J];河北学刊;2011年05期
4 王英华;;从广州出发:重走海上丝绸之路[J];中国三峡;2011年08期
5 田毅铭;;浅谈如何在中国古代史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传统教育[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4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阎国栋;;帝俄满学的历史与成就[A];多元视野中的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2 耿f;;西方汉学界对开封犹太人调查研究的历史与现状[A];中西初识二编——明清之际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之二[C];2000年
3 熊月之;;牛津学术访问杂记[A];近代中国(第五辑)[C];1995年
4 荣新江;;梵蒂冈所藏汉籍目录两种简介[A];明清之际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5 张西平;;欧洲传教士汉学的兴起——以基歇尔和卜弥格为例[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文明的演进:近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历史经验”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增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石岩;老朽的汉学 年轻的汉学[N];南方周末;2007年
2 孙小礼;丰富和美化了西方人的生活[N];学习时报;2006年
3 实习记者 张以瑾;俄罗斯汉学一直靠自己的力量[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黄敏兰邋(本报书评人);1500—1800年间的中西相遇“伟大”吗?[N];中华读书报;2007年
5 崔玉军;汉学与中国学的源流及性质[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6 沈弘;读丁韪良的《汉学菁华》[N];中华读书报;2008年
7 祖海尔;中国第一位华人、牧师梁发与洪秀全拜上帝会[N];贵州民族报;2005年
8 谢海涛;汉学史中国人写得了吗?[N];东方早报;2010年
9 王希隆;俄罗斯汉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N];光明日报;2002年
10 任大援;新时期汉学更注重海外传播[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高慧;怀履光及其汉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2 刘艳艳;赖德烈的中国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彭传怀;论十月革命前俄国大学的中国学[D];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09年
,本文编号:22754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275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