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际汉学中“误读”的思考
[Abstract]:Misreading in international Sinology is inevitable when foreign Sinologists come into contact with Chinese culture. Misreading "as a critical term, its emergence is obviously influenced by western scientism and humanism in the 20th century and related literary theories." The theory of "misreading" provides us with the methodological significance for us to treat Sinologists' misreading correctly: sinologists study China, the fundamental purpose of "misreading" China is to examine ourselves through the study of Sinology; At the same time, the study of China by other peoples can also become our own image.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系;
【分类号】:K207.8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海祥,张代生;文学翻译的意义维度[J];外语学刊;2004年04期
2 王洪涛;中国传统译论基本理念的嬗变与衍化——马建忠“善译”理论之现代诠释[J];外语学刊;2005年01期
3 孙淼;;现代壁画艺术中的材质之美[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07期
4 郭智博;;试论我国综艺节目的发展趋势——以《天天向上》为例[J];新闻世界;2010年05期
5 陶陶;;先秦两汉诗学审美接受的言美话语[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王达;;影响的焦虑:明清小说经典背后的颠覆与重建[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11期
7 吴来安;;形式对等和神似标准适用性和局限性[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9期
8 陈琪;;关照与融合——论英汉习语翻译中的读者接受[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9 张原成;;陶渊明田园诗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10 赵星;;电影和电视剧接受心理异同辨析[J];前沿;2008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王耀华;;理解和尊重多元音乐文化——跨文化音乐比较学的理论基础和特点[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艺术的超越与文明的发展”艺术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2 罗侃平;;都市上空飞翔的诗歌天使——浅析罗门的都市诗学思想[A];新世纪中国新诗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彭辉;;从多维视角为文学翻译中的“误读”正名[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李翔;;电视体验化传播——从节目形态到社会文化表征的研究[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潘啸龙;;《离骚》“结构”研究论略[A];中国楚辞学(第十一辑)——第十二届中国屈原学会年会暨楚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张彦哲;韦华;;读者的需要和水平是文艺创作的出发点——试谈毛泽东的接受美学思想[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7 顾伟列;;文学解读的世界性——以中国古代文学国外传播与研究为例[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8 徐文彬;喻平;;“数感”及其形成与发展[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叶桐;;新文学传播中的开明书店[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文学史研究卷)[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艳红;美国黑人英语汉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何东;论自觉误读[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3 孙敏明;庄子“游”的人生哲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王峰;数字化背景下的城市公共艺术及其交互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5 顾颖;艺术意味的生成[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6 朱健平;翻译的跨文化解释[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卢寿荣;李渔戏曲小说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8 高日晖;《水浒传》接受史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9 于东晔;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在中国[D];苏州大学;2003年
10 李冬红;《花间集》接受史论稿[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志明;信息化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孙方旭;论汪立三钢琴作品《他山集》的意蕴“层次观”[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耀庭;中学写作教学中学生读者意识培养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肖艳;文学翻译中的误译问题[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梁健婧;《红楼梦》女性读者的审美心理探微[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彬;接受美学对语文教学影响的辩证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谭卓华;从桃花源到浣花溪——杜甫对陶渊明精神家园的守望[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姜俊;接受理论视角下的“金陵判词”霍译本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郑颗颗;接受美学观照下的小说翻译[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代丽君;论哈罗德·布鲁姆的文学史观[D];湘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金城;20世纪中国文学与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哲学思潮[J];社科纵横;1997年03期
2 文卒;;《国际汉学》第一期出版[J];文史知识;1995年08期
3 冯文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地位之比较[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0年05期
4 朱希祥;简论赛珍珠在国际汉学中的地位与贡献——以中国小说的研究为例[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01期
5 江梧桐;中国国际汉学研讨会综述[J];中国史研究动态;1995年03期
6 杨煦生;;汉学:回溯与前瞻[J];w,
本文编号:23946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394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