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国家礼制的地方回应:明代乡射礼的嬗变与兴废

发布时间:2018-12-31 18:14
【摘要】:乡射礼在明代经历了"重射艺"到"重教化"的功能嬗变,这种变化大约在成化以后,首先自江南开始,然后扩展到各地。乡射礼虽然被制度化,但因与科举之间缺乏联系,从而不受士人和地方官重视,兴废无常的现象十分严重。明代乡射礼的嬗变与兴废,实际上反映了国家意志、地方态度与士人追求之间的冲突与妥协。
[Abstract]:In the Ming Dynasty, the village shooting ceremony underwent the function evolution from "reshoot art" to "reeducation", which began from the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and then extended to various places after the formation of the village. Although the village shooting ceremony was institutionalized, because of the lack of connection with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the scholars and local officials did not pay attention to it, and the phenomenon of impermanence was very serious. The evolution and abolition of the village shooting ceremony in Ming Dynasty actually reflected the conflict and compromise between the will of the country, the attitude of the local people and the pursuit of the scholars.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历史系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存明代私修礼书的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06JA770009
【分类号】:K892.9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傅道彬;;乡人、乡乐与“诗可以群”的理论意义[J];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戴春爱,黄薇;孔子人学思想探微[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04期

2 张廷银;西北方志中的八景诗述论[J];宁夏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3 赖换初;儒家礼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求索;2004年02期

4 王富仁;;孔子社会学说的逻辑构成(下)[J];文史哲;2006年03期

5 谢作;中国古代礼法关系的演进[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6 杨晓春;;13—14世纪辽阳、沈阳地区高丽移民研究[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年01期

7 高毓秋!200032上海;明代御医顾定芳及其随葬品[J];中华医史杂志;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罗丽馨;;明代灾荒时期之民生——以长江中下游为中心[A];第八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2 李玉生;;唐令与礼的关系析论[A];唐史论丛(第十辑)[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星;先秦儒法源流述论[D];西北大学;2001年

2 马增强;《仪礼》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3 王锷;《礼记》成书考[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李小成;文中子考论[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郭善兵;汉唐皇帝宗庙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李彤;礼教形成中的汉代妇女生活[D];浙江大学;2005年

7 张焕君;魏晋南北朝丧服制度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8 许健;汉代礼法结合综治模式的确立及其影响[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范志军;汉代丧礼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10 吴晓龙;《醒世姻缘传》与明代世俗生活[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雪萍;婢女与明代社会[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张磊;《大戴礼记》“曾子十篇”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3 李强;《论语》“乐”辨及其管理思想研究[D];青岛大学;2004年

4 林松波;试论孔子的“大一统”思想[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齐莹;金泽“节场”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6 屈宁;晚清宋学派礼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兰美琴;唐代岭南谪宦及其对该地区教育的贡献[D];广州大学;2006年

8 李文娟;《仪礼》伦理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9 高菲;明代南京青楼音乐文化初探[D];武汉音乐学院;2006年

10 利煌;范h埖纳胶徒挥蝃D];暨南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清泉;金成基;;略论明代中后期的宦官擅权[J];历史教学;1980年03期

2 敬元沭;;徐渭杂剧《四声猿》的艺术独创性[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1981年04期

3 林文照;清醒的探索——中国科技史的一页[J];w

本文编号:23969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3969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e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