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清官”产生的根源
[Abstract]:The so-called "clean official" refers to those who are honest, self-defense, admoniant, outspoken, law enforcement, daring to attack the dark side of society, rectifying officials, emphasizing production, building water conservancy, and caring for the suffering of the living and the people. According to historical records, Qing officials did not exist for generations, and laid their own imprints in the history of more than 2000 years of feudal society. People's feelings for Qing officials are profound and eulogizing enthusiastically, which is called "Master Qingtian". This paper makes a rough analysis of the economic, historical and ideological roots of Qing official.
【作者单位】:
【分类号】:K20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义群;试论太平天国的乡官制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2 孙实明;简论汉初的社会政治和哲学思想[J];求是学刊;1980年03期
3 肖文苑;杜甫对战争的态度[J];求是学刊;1980年04期
4 李之勤;评《资治通鉴》关于商鞅变法的论述——论司马光的曲笔之一[J];人文杂志;1980年01期
5 张岂之;论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J];人文杂志;1980年02期
6 佘树声;从《修养》谈修养[J];人文杂志;1980年03期
7 赵文润;李R闫兰壑械募父鑫侍鈁J];人文杂志;1980年04期
8 牛致功;“玄武门之变”与唐高祖让位析[J];人文杂志;1980年06期
9 苏显信 ,羊华荣;读贾谊《过秦论》——兼驳“四人帮”的“反复辟”谬论[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10 岑光立;从“白毛女”说开去——一个会计人员谈会计的阶级性[J];上海会计;198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永澜;;略论杨时的中庸思想[A];朱熹与闽学渊源——“延平四贤”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2 徐公喜;;朱熹土地所有权思想简论[A];海峡两岸论朱熹——纪念朱熹诞辰865周年暨朱熹对中国文化贡献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3 范金民;;郑和下西洋前后的明代海防[A];“郑和与海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4 李玉明;王宝库;;简论“武则天现象”及其意义[A];武则天研究论文集[C];1997年
5 冯兴利;;略论武则天个性的形成及其特点[A];武则天研究论文集[C];1997年
6 徐湖平;;序[A];六朝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六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7 施光明;;六朝建康的市场经济及其社会影响[A];六朝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六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8 亢耀勋;;太行至冀鲁豫和冀南的地下交通线因何能建立起来?[A];抗日战争史及史料研究(一)——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9 刘国忠;;试述家庭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A];民族学研究第九辑[C];1990年
10 张捷夫;;清代山西的学校教育和科举考试[A];三晋文化研究论丛(第一辑)[C];199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姜秋霞 王中山;河南想成为文化旅游大省[N];中国财经报;2000年
2 史文;十九世纪中期我国科技观的变化[N];光明日报;2000年
3 张冠华;中国封建社会的逆向选择浅说[N];云南政协报;2000年
4 常建华;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N];光明日报;2001年
5 李文海;论晚清史研究[N];光明日报;2001年
6 ;专家评点《中国通史》[N];光明日报;2001年
7 王瑞平;中国古代人口史研究的几个问题[N];光明日报;2001年
8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李治亭 本报记者 施宣圆;康乾盛世:中国封建社会最好的历史时期[N];文汇报;2001年
9 本报特约评论员 侯少文;从人治到法治:政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N];学习时报;2001年
10 应丹;明代全才 徐渭[N];中国文化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海泉;清代地方基层组织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阳信生;湖南近代绅士阶层研究(1895—1912)[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江继海;明代官吏职务犯罪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吕蔚;走出盛唐[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王锋;中国农村税费改革分析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6 曾加;张家山汉简法律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7 孔新苗;20世纪中国绘画美学[D];山东大学;2005年
8 吕变庭;北宋科技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9 沈大明;《大清律例》与清代的社会控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10 蒋海升;“西方话语”与“中国历史”之间的张力[D];山东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秋丽;欲望及其调节[D];郑州大学;2000年
2 李胜伟;试论宋朝与越南李朝的关系[D];郑州大学;2000年
3 高远;雍正用人政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4 李家钊;两汉救荒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5 王元琪;近代中国妇女放足运动述论[D];西北大学;2001年
6 李伟敏;明清时期开封城市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2002年
7 陈楚云(Pattaya Tinnatayanon);从汉语熟语看中国传统等级观念[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年
8 黄牧航;《清明集》中所见的南宋乡村社会[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秦宏;从文化差异透视女性的不同命运——王熙凤和郝思嘉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10 张静;魏晋南北朝时期妇女地位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5164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516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