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早期英国汉学家对唐诗英译的贡献

发布时间:2020-01-18 20:38
【摘要】:唐诗向英语世界的传播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件盛事。为此事发端并奠定了基础的,是一批自19世纪到20世纪初来华的传教士和外交官员。传教士汉学家中首开唐诗英译先河的是罗伯特.马礼逊(Robert Morrison),迄今所知最早的唐诗单篇英文译介,便见于1815年由广州东印度公司出版社出版的马礼逊译著《汉语原文英译(附注)》(Translations from the Original Chinese,with Notes)。艾约瑟(Joseph Edkins)作为一位传教士在中国生活了半个多世纪,他对唐诗英译的贡献,在于他先后发表的两篇关于李白及其诗歌的论文。而在早期英国驻华外交官出生的汉学家中,戴维斯(Sir John Francis Davis)、庄延龄(Edward Harper Parke)、翟尔斯(Herbert Allen Giles)和弗莱彻(William John Bainbrigge Fletcher)是非常值得重视的唐诗译介者。其中弗莱彻的《英译唐诗选》(Gems of Chinese Verse)是第一本断代唐诗英译著作,具有较高的传播影响。这些自19世纪到20世纪初来华的传教士和外交官在中国生活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精通汉语,对中国的文化传统有相当程度的研究和了解。他们的唐诗英文译本,虽然作品选择多非名篇,且瑕瑜互见,远未达到完美的境界,甚至有不少误读误解,但他们的努力,不仅体现了对唐诗这一中国古典诗歌传统的尊重与热爱,同时从不同侧面和不同层次上推进了唐诗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进入西方文化视野的进程,使英语世界的文化探求者,可以借此约莫遥望到东方诗国的顶峰。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晓莉;袁晶;;基于意象图式的唐诗隐喻解析——以《芙蓉楼送辛渐》及其英译文为例[J];宜宾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2 亢志勇;;接受美学与翻译研究[J];大家;2011年16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珂;唐诗英译中语言文化误读现象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2 张琳琳;以思乡为主题的唐诗英译风格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3 王梦遥;改写理论下唐诗英译的对比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2年

4 习海宇;唐诗英译补偿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陈博娟;唐诗英译中审美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6 杨巧蕊;唐诗英译翻译批评现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田园;从概念整合理论解析唐诗英译中“月”的意象再现[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8 柳景荣;意象图式理论视角下唐诗英译的意象传递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9 余萍;论创造性叛逆视野下的《唐诗三百首》英译[D];安徽大学;2011年

10 宋玉辉;心理移情与视阈融合双重视角下的许渊冲和格瑞汉唐诗英译比较研究[D];大连外国语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25709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5709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9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