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对中国“发展”和“发展干预”研究的反思

发布时间:2020-08-25 11:55
【摘要】:从人类学视角回顾和评述中国的发展干预及相关研究,可围绕着三条脉络:首先,在最近30年的发展主义展现过程中,国家的发展大计从一开始就是一个主要背景,可以说,在实践的很多场域中难以区分国家与非国家(或社会)的联结点;其次,国际性发展产业的介入和由此催生的自下而上的发展干预活动是发展干预研究的另一条重要脉络;第三,在上述两条脉络交错下还凸现出关于发展的人类学理论探索和争论,这条线索可以概括为:从进化式发展到多样现代化,再到后发展。在中国向"发展援助输出国"转变的时刻,重新理解中国的发展干预之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这涉及到对过去30年中国的工业化/现代化特征的重新认识。关于发展干预的人类学讨论应该从对中国的现代化/工业化的"独特性"深入理解开始。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毅夫;解决农村贫困问题需要有新的战略思路——评世界银行新的“惠及贫困人口的农村发展战略”[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2 方舟子;;以“保护文化多样性”的名义[J];当代人;2006年12期

3 庄孔韶;;重建族群生态系统:技术支持与文化自救——广西、云南的两个应用人类学个案[J];甘肃理论学刊;2007年04期

4 杨慧;;资本的蜿蜒之路(上)——乔万尼·阿瑞吉访谈[J];国外理论动态;2009年08期

5 朱健刚;草根NGO与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J];开放时代;2004年06期

6 朱晓阳;在参与式时代谈建构"性别主体"的困境[J];开放时代;2005年01期

7 吴毅;李德瑞;;二十年农村政治研究的演进与转向——兼论一段公共学术运动的兴起与终结[J];开放时代;2007年02期

8 柯尔斯顿·哈斯特普;谭颖;朱晓阳;;迈向实用主义启蒙的社会人类学?[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9 王晓毅;;家庭经营的牧民——锡林浩特希塔嘎查调查[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10 阿图罗·埃斯柯瓦尔;傅荣;;发展的历史,现代性的困境——以批判性的发展研究视角审视全球化[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文璞;;中国农村的贫困问题[A];中国扶贫论文精粹[C];200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天阁;高鹏;张亚冉;王涛;;西南丘陵区农民生计多样性研究(英文)[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09年08期

2 ;Empirical Study on the Impact of Rural Labor Force Flow on the Pric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A Method Based on VEC Model[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0年07期

3 万绍红;民主的路径: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的视界[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4 韩廉;刘淑梅;;改革开放以来党对性别和谐的探索及其经验[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5 杨泽章;;托克维尔与自由的正当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6 杨海坤;;中国走向宪政之路——兼论“三个代表”理论和我国宪法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7 章敬平;;民意表达机制的实证分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8 胡玉浪;;劳动报酬谈判权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9 郑晓华;达尔经济民主思想述评[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10 周典恩;;2006~2007年中国大陆人类学研究综述[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姚中秋;;存在一个中国道路吗?——当代中国的现代国家构建现状之辩正[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曹正汉;李国武;刘世定;;身份权利及其竞争——制约中国民间组织发展的一种机制及其实证检验[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3 彭国胜;;欠发达地区农村居民的社会福利意识探析——以贵州省为例[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伍俊斌;;社会转型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对策分析[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曲振涛;陈彦丽;;食品安全多中心治理体制构建研究[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6 李鹏;;当代多数主义民主治理范式的危机[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七辑2011)[C];2012年

7 李鹏;;当代多数主义民主治理范式的危机[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8 蒋永萍;唐斌尧;;妇女与经济研究综述[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郑家昊;;服务型政府建设背景下的社会管理体制创新[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衡霞;;农地流转中的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研究[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建华;劳伦斯诗歌中的黑色生态意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胡文辉;语言评价理论的价值哲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颜晓闽;美国证券法律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张雪樵;经济行政权法律监督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张映芹;制度理性与福利公正[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秀红;乔治·华盛顿与美国总统制的初步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耕耘;静观万象——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审美境界[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郭倩;农村低保对象的社会支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冯文娟;湖北地区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周晓郁;论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构[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6 李玉玉;论检察机关在行政公益诉讼中的原告资格[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7 陈邈;突发事件中紧急权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8 何俊;陪审制度的民主性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沈申甬;中国式民主的适切性与有效性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赵旋;论中国特色审判方式的确定[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欣;乡村政治研究及其路径选择[J];重庆社会科学;2003年01期

2 李伟东;;消费、娱乐和社会参与——从日常行为看农民工与城市社会的关系[J];城市问题;2006年08期

3 张鸣;热闹中的冷想[J];读书;2001年03期

4 杨善华;朱伟志;;手机:全球化背景下的“主动”选择——珠三角地区农民工手机消费的文化和心态解读[J];广东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5 赵炜;国有企业职工阶层意识研究——对一家国有企业阶层关系的调查与分析[J];工会理论与实践.中国工运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6 徐小洪;;当代中国产业工人的阶级意识问题研究[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吴新年;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及其根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8年04期

8 徐勇;;当前中国农村研究方法论问题的反思[J];河北学刊;2006年02期

9 张厚安;三个面向,理论务农:社会科学研究的反思性转换——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20年回顾[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10 严翅君;;长三角城市农民工消费方式的转型——对长三角江苏八城市农民工消费的调查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卞崇道;竹内良知教授谈当代日本哲学[J];哲学动态;1985年11期

2 ;《哲学研究》1989——1990年度选题(第二批)[J];哲学研究;1989年12期

3 吴开胜;不容混淆的两种根本对立的真理论[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4 刘放桐;重新认识杜威的“实用主义”[J];探索与争鸣;1996年08期

5 黄岭峻;中国近代知识分子与实用主义中国化──以张东荪、胡适、陶行知为例[J];安徽史学;1997年02期

6 赵海彦;从实用主义到现实主义──对五四文学主潮的一种解释[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7 黄专途;重估实用主义的真理观[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8 刘锦;真理的价值性与实用主义真理观[J];兰州学刊;2004年05期

9 徐积平;唯科学与唯行动——从一个角度看实用主义对科学主义的入侵[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10 张之沧;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应当重新审视实用主义[J];河北学刊;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志红;谢薇;;民族医学的研究应该具有人类学的眼光和胸怀——民族医学研究的观念和方法浅谈[A];第五届全国民族医药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6年

2 ;中国都市人类学会章程[A];中国都市人类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庆祝阮西湖教授从事学术研究50年暨都市人类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王策;;实用主义在欧洲(提纲)——魏欣格尔的实用主义[A];全国“经验主义与实用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杨文极;;实用主义研究的现代意义[A];全国“经验主义与实用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杨泠泠;;人类学的视角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三辑)[C];2011年

6 吕存诚;;试探实用主义进路的大前提证立——一个案例引发的思考[A];第十六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成就·反思·前瞻——中国法律逻辑三十年)[C];2008年

7 吴长初;王岐本;冯声麒;;对秦俑上肢动态的人类学观测[A];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C];2002年

8 ;中国都市人类学会关于增补副会长和常务理事的决定[A];庆贺黄淑娉教授从教50周年暨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张桂权;;试析詹姆士的实用主义观[A];全国“经验主义与实用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杜发春;;中山大学人类学系主任周大鸣教授在庆祝会上的发言[A];中国都市人类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庆祝阮西湖教授从事学术研究50年暨都市人类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丽娟;丰田: 表现得很实用主义[N];中国汽车报;2003年

2 徐萍;当实用主义遭遇信息技术[N];计算机世界;2003年

3 赵欣 瓶盖;单色实用主义[N];中国计算机报;2005年

4 倍新;实用主义的投资哲学[N];经理日报;2008年

5 阿辉;买房新七大实用主义公式[N];江苏经济报;2000年

6 孙屹;反贫困已成世界安定之关键[N];经济日报;2003年

7 新华社记者 高浩荣;实用主义 打造韩美新外交[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8 本报记者 金小鹿;LinkedIn奉行实用主义[N];中国计算机报;2011年

9 本报驻美国记者 任毓骏;美国:南亚的实用主义策略[N];人民日报;2002年

10 ;实用主义哲学及其代表人物[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宫铭;经验和语言——实用主义文学理论转型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2 叶普万;贫困经济学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3 王大超;转型期中国城乡反贫困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李朝辉;浅层文化中断与深层文化中断[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5 曹文道;转型期中国反贫困机制与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0年

6 张留华;数学、指号学与实用主义[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今杰;哲学的改造—阿佩尔哲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8 刘燕南;论实用主义法理学进路下的国际经济法[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9 张利洁;东乡族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10 朱容皋;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责任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利民;论胡适的实用主义方法论[D];湘潭大学;2002年

2 李艳;从媒介中心观看美国新闻史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3 胡佳;杜威的教育哲学[D];武汉大学;2005年

4 王英;利文斯通现象评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武少青;顾炎武旅游考论[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6 沈鹏飞;论胡适的实用主义方法论[D];安徽大学;2004年

7 陈红星;胡适实用主义之认识[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8 刘卫花;对蒯因逻辑中“本体论承诺”的探讨[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陈亦聪;跨界破产之主从程序模式评议[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蒋勇;论罗蒂对“后哲学文化”的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036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8036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7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