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地区清代城市地理述论
发布时间:2017-04-03 02:09
本文关键词:宝鸡地区清代城市地理述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宝鸡地区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为城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城市的发展有着不同的特点。有清一代是宝鸡城市发展的重要时期,它既是在前代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时期,又是向近代社会过渡的一个转型时期。本域内清代的10个城市在空间分布上呈点、而分布模式,在地形分布上沿渭河主干呈“树”型分布模式。城市的选址也因微观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不同而呈现出平原指向型、军事防御指向型和因地制宜型三种选址类型特征。同时,城市的占地规模、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受行政等级和地理环境的制约,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城池的外部形态则主要受地形、军事防御和城市拓建的影响,不规则形城多于方形城。宝鸡地区清代城市是近代城市发展的雏形,也为当今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清代 宝鸡地区 城市 地理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K249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7
- 目录7-8
- 图表目录8-9
- 绪论9-14
- 第一节 选题的理论依据9-10
- 第二节 研究综述10-13
- 第三节 选题思路13-14
- 第一章 城市发展的地理基础14-18
-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14-16
- 第二节 人文地理环境16-18
- 第二章 城市的数量与分布18-26
- 第一节 数量统计18-19
- 第二节 空间分布19-23
- 第三节 地形分布23-26
- 第三章 城市选址类型26-35
- 第一节 各城市的区位因素26-31
- 第二节 选址类型31-35
- 第四章 城市规模35-44
- 第一节 占地规模35-38
- 第二节 人口规模38-40
- 第三节 经济规模40-44
- 一、商品经济的发展40-42
- 二、治所内的集市42-44
- 第五章 城市的外部形态44-61
- 第一节 各城市的外部形态44-58
- 第二节 城市形态类型58-61
- 第六章 结语61-63
- 参考文献63-68
- 后记6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宝军;;清朝民国时期宝鸡县市镇发展浅析[J];黑龙江史志;2009年12期
2 顾朝林,胡秀红;中国城市体系现状特征[J];经济地理;1998年01期
3 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J];考古学报;1972年01期
4 葛剑雄;从历史地理看西北城市化之路[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年04期
5 郑国,赵荣;西北城市体系分形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6期
6 刘景纯;徐象平;;黄土高原地区清代城镇化发展的途径与方式[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7 肖爱玲;;西部地区早期城市发展模式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8 刘景纯;宝鸡10县城镇近代化的过程与城镇空间格局的变迁[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年02期
9 刘景纯;从地志资料看清代黄土高原地区市镇及其相关的几个问题[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年04期
10 邓亦兵;清代前期的市镇[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7年03期
本文关键词:宝鸡地区清代城市地理述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35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83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