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新文化史视野下的“洞见”与“不见”
发布时间:2021-01-07 09:22
《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是近年来新文化史渐为走俏背景下"以小见大"重构五四新文化形象的一次尝试。该书"洞见"迭出,首先,作者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展现了"五四运动"复杂性及偶然性;其次,通过人的主体性的凸显,回溯新文化运动历史有活力的有趣的一面;同时,透过对当事人的观念心态的远焦近距描摹,建构饱满丰富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形象。但该书因立意公众史学传播,历史鲜活有趣之余难免缺乏一定的历史严谨性。
【文章来源】:阴山学刊. 2018,31(03)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跨学科研究的展示
二、人的主体性的凸显
三、观念心态的远焦近距描摹
四、历史研究严谨性的缺失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非碎无以立通:简论以碎片为基础的史学[J]. 罗志田. 近代史研究. 2012(04)
[2]新文化是如何“运动”起来的——以《新青年》为视点[J]. 王奇生. 近代史研究. 2007(01)
[3]历史如何触摸[J]. 吴晓东. 读书. 2006(12)
[4]重构五四新文化的形象 读陈平原《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J]. 林分份. 博览群书. 2006(05)
[5]细节、文本、个案与历史阐释——读陈平原《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J]. 叶隽. 中国图书评论. 2006(03)
本文编号:2962305
【文章来源】:阴山学刊. 2018,31(03)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跨学科研究的展示
二、人的主体性的凸显
三、观念心态的远焦近距描摹
四、历史研究严谨性的缺失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非碎无以立通:简论以碎片为基础的史学[J]. 罗志田. 近代史研究. 2012(04)
[2]新文化是如何“运动”起来的——以《新青年》为视点[J]. 王奇生. 近代史研究. 2007(01)
[3]历史如何触摸[J]. 吴晓东. 读书. 2006(12)
[4]重构五四新文化的形象 读陈平原《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J]. 林分份. 博览群书. 2006(05)
[5]细节、文本、个案与历史阐释——读陈平原《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J]. 叶隽. 中国图书评论. 2006(03)
本文编号:29623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962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