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前期秦朝历史记忆与书写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4 02:21
秦朝短暂而亡,作为其延续的西汉,虽然制度上“汉承秦制”,但在思想上却对其态度矛盾:汉初士人对秦暴多有批判;而作为史家的司马迁,“因于秦记”所作的《史记》对于秦朝历史有着“秉笔”的记载,同时对于士人们“举而笑之”的态度亦有所批评,对秦朝历史记录下了中立之笔。传世文献尽管从各角度切入,但对于秦朝历史,终究未能摆脱帝王高上、以史为镜的惯性书写。新近出土文献《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其中《赵正书》一篇记载了始皇临终至二世继位的一段历史。其中所展示的人物形象与现今可见的西汉传世文献大相径庭。试着将文献作为一种书写下的记忆去探讨,在这样的角度下,无论是作为“信史”的《史记》,还是带政治目的的士人奏议,或是如今以“小说家”定位的《赵正书》都可以被纳入讨论范围。进入文本本身,这些文献帮助我们重现西汉前期对于秦朝历史的特殊记忆,更直接地展示出汉人在叙述和书写秦朝历史时所表现出的多元态度及各自处于自身立场下的特殊书写目的,借此还原一个更加丰富的历史世界,同时对于历史记忆的出现和存在亦可做出一些反思。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选题缘起及意义
2.学术史回顾和分析
3.研究基本思路
第一章 汉前期士人对秦的特殊记忆与书写
1.1 对秦二世的特殊记忆与书写
1.2 对秦朝军事的特殊记忆与书写
1.3 “举而笑之”的秦亡之因书写
第二章 另一种记忆与书写视角:《赵正书》
2.1 “流涕”的秦始皇
2.2 秦二世继位问题
2.3 作为忠臣形象的李斯
第三章 《史记》所展现的秦朝历史书写
3.1 “秦记”框架下的包容式书写
3.2 对立石刻功的重点关注
第四章 结论与反思
4.1 历史记忆与书写的不稳定性
4.2 话语权力如何产生?
4.3 被遗忘塑造的历史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赵正书》与《史记》关于秦二世继位之抵牾——兼谈史实重构的复杂性[J]. 邵琪.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1)
[2]秦亡——法家思想不可承受之责的探析[J]. 姜登峰.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19(04)
[3]“秦暴”评议:以秦兼并天下的历史舆论为对象[J]. 王子今.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4]《赵正书》与西汉前期的秦末记忆[J]. 高中正.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18(02)
[5]历史研究的新实证主义诉求[J]. 赵轶峰. 史学月刊. 2018(02)
[6]试谈《史记·李斯列传》与《赵正书》对李斯形象的塑造[J]. 曾磊. 古代文明. 2018(01)
[7]记忆还是忘却:处理创伤性历史的四种文化模式[J]. 阿莱达·阿斯曼,陶东风,王蜜. 国外理论动态. 2017(12)
[8]为何得了天下就成了暴君[J]. 葛剑雄. 文史天地. 2017(12)
[9]秦二世胡亥继位说考辨[J]. 马瑞鸿. 文化学刊. 2017(07)
[10]当记忆成为常态,历史学何去何从[J]. 许兆昌. 史学月刊. 2017(05)
博士论文
[1]历史记忆研究[D]. 赖国栋.复旦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陆贾与贾谊过秦思想比较研究[D]. 胡月.内蒙古大学 2015
[2]汉初历史反思思潮研究[D]. 吕琦.辽宁师范大学 2014
[3]《左传》“神异”预言研究[D]. 陈鸿超.吉林大学 2013
[4]西汉初期“秦鉴”思想研究[D]. 王翠丹.曲阜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2976017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选题缘起及意义
2.学术史回顾和分析
3.研究基本思路
第一章 汉前期士人对秦的特殊记忆与书写
1.1 对秦二世的特殊记忆与书写
1.2 对秦朝军事的特殊记忆与书写
1.3 “举而笑之”的秦亡之因书写
第二章 另一种记忆与书写视角:《赵正书》
2.1 “流涕”的秦始皇
2.2 秦二世继位问题
2.3 作为忠臣形象的李斯
第三章 《史记》所展现的秦朝历史书写
3.1 “秦记”框架下的包容式书写
3.2 对立石刻功的重点关注
第四章 结论与反思
4.1 历史记忆与书写的不稳定性
4.2 话语权力如何产生?
4.3 被遗忘塑造的历史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赵正书》与《史记》关于秦二世继位之抵牾——兼谈史实重构的复杂性[J]. 邵琪.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1)
[2]秦亡——法家思想不可承受之责的探析[J]. 姜登峰.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19(04)
[3]“秦暴”评议:以秦兼并天下的历史舆论为对象[J]. 王子今.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4]《赵正书》与西汉前期的秦末记忆[J]. 高中正.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18(02)
[5]历史研究的新实证主义诉求[J]. 赵轶峰. 史学月刊. 2018(02)
[6]试谈《史记·李斯列传》与《赵正书》对李斯形象的塑造[J]. 曾磊. 古代文明. 2018(01)
[7]记忆还是忘却:处理创伤性历史的四种文化模式[J]. 阿莱达·阿斯曼,陶东风,王蜜. 国外理论动态. 2017(12)
[8]为何得了天下就成了暴君[J]. 葛剑雄. 文史天地. 2017(12)
[9]秦二世胡亥继位说考辨[J]. 马瑞鸿. 文化学刊. 2017(07)
[10]当记忆成为常态,历史学何去何从[J]. 许兆昌. 史学月刊. 2017(05)
博士论文
[1]历史记忆研究[D]. 赖国栋.复旦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陆贾与贾谊过秦思想比较研究[D]. 胡月.内蒙古大学 2015
[2]汉初历史反思思潮研究[D]. 吕琦.辽宁师范大学 2014
[3]《左传》“神异”预言研究[D]. 陈鸿超.吉林大学 2013
[4]西汉初期“秦鉴”思想研究[D]. 王翠丹.曲阜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29760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976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