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伍子胥列传》看司马迁的史料会通与创新
发布时间:2021-01-14 10:31
以《伍子胥列传》为例,结合相关传世文献和出土楚简,具体探讨司马迁对材料的会通与创新。会通体现为对伍子胥叙事史料的采用和有关思想营养的吸纳。创新表现为四点:将伍子胥的复仇、忠直放在春秋末年的时代背景之下;自觉注重历史人物的个性和心理动力的分析;有意夸大有关史料;浓重的悲剧宿命色彩。
【文章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48(06)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司马迁之前伍子胥复仇和忠直的记载
(一)史料的采用
1.《左传》等有关伍子胥复仇的记载
(1)家世及复仇的起因。
(2)逃亡的方向、路径、过程。
(3)见公子光、耕于野的情况。
(4)为吴行人、谋楚。
(5)复仇。
2.《国语》《左传》等有关伍子胥忠直的记载
(1)与夫差许越上的分歧。
(2)与夫差在吴齐关系上的分歧及死。
(二)思想营养的吸纳
1.肯定伍子胥复仇的议论
2.对伍子胥忠直的认识
二、司马迁的史料会通与创新
第一,将伍子胥其人其事放在礼崩乐坏的背景下,从会通天人古今的高度进行审视。
第二,更加注重对伍子胥隐忍就功名的个性及心理的挖掘、概括。
第三,司马迁有意识地放大,突出“怨毒之于人甚矣哉”的“应然”。
第四,涂上浓郁的悲剧命运的色彩。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云梦睡虎地77号西汉墓“伍子胥故事残简”简序问题刍议[J]. 曹方向. 江汉考古. 2014(03)
本文编号:2976737
【文章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48(06)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司马迁之前伍子胥复仇和忠直的记载
(一)史料的采用
1.《左传》等有关伍子胥复仇的记载
(1)家世及复仇的起因。
(2)逃亡的方向、路径、过程。
(3)见公子光、耕于野的情况。
(4)为吴行人、谋楚。
(5)复仇。
2.《国语》《左传》等有关伍子胥忠直的记载
(1)与夫差许越上的分歧。
(2)与夫差在吴齐关系上的分歧及死。
(二)思想营养的吸纳
1.肯定伍子胥复仇的议论
2.对伍子胥忠直的认识
二、司马迁的史料会通与创新
第一,将伍子胥其人其事放在礼崩乐坏的背景下,从会通天人古今的高度进行审视。
第二,更加注重对伍子胥隐忍就功名的个性及心理的挖掘、概括。
第三,司马迁有意识地放大,突出“怨毒之于人甚矣哉”的“应然”。
第四,涂上浓郁的悲剧命运的色彩。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云梦睡虎地77号西汉墓“伍子胥故事残简”简序问题刍议[J]. 曹方向. 江汉考古. 2014(03)
本文编号:29767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976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