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西南边地生态环境变迁管窥:基于大象的视角

发布时间:2021-01-19 20:34
  大象属长鼻目,是陆栖哺乳类最大体型动物,对生存环境变迁较为敏感。远古时期曾广泛栖息于中国大江南北,现野生象群仅存于云南西南部一隅。象也与当地民族的社会文化生活勾连在一起,体现于日常生活与精神生活诸多方面以及与中原王朝的关系,映照着人类社会历史、文化与自然的互动关系。然而,自明清以来,随着中央王朝对西南边地的开发、大象作为战争工具的使用、外来人口的大量进入以及橡胶、甘蔗、茶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导致大象栖息地逐渐萎缩,加之偷猎以获取象牙等因,以至于晚清至民国后,大象在这一地区濒临绝迹,仅在西双版纳、南滚河一带偶见到,这种情况持续至今。以大象为视角,可以了解一定区域人文与自然环境的变迁,同时也反思人与自然如何共处相宜以及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之间的互构,这在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尤显重要。 

【文章来源】: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9,11(03)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历史时期大象在西南边地的活动
二、西南边地大象的退却与环境的变化
三、大象数量激剧减少与西南边地环境变迁的主要原因
    (一) 对大象的捕捉与屠杀
    (二) 边地移民带来的影响
    (三) 天然林与热带雨林逐渐消失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明代驯象卫考论[J]. 刘祥学.  历史研究. 2011(01)
[2]野象在中国的历史性消退及与人口压力关系的初步研究[J]. 孙刚,许青,金昆,王振堂,郎宇.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1998(04)
[3]历史时期中国野象的初步研究[J]. 文焕然,何业恒,江应樑,高耀亭.  思想战线. 1979(06)



本文编号:29876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9876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1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