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甸汉文化史初探
发布时间:2021-02-21 07:40
如人类学家哈维兰所言:文化是社会成员共享的有关这个世界的价值观、信仰和感知,人们用它来阐释经验、引发行为,同时它又反映在人们的行为之中。基于上述文化定义,本文将从历史渊源,历史表述,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差异及交流,地域特色,研究视角和方法的转变等六个方面对中甸汉文化史这一前人未作系统研究的课题做初步的探讨。中甸汉文化的历史渊源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汉族移民是其直接来源,以士兵及随军家属、开垦者、开矿者、难民及逃兵、商人与手工业者、1950年以后的人事调动人员、红军失散人员、通婚等身份进入中甸;间接来源是回族、纳西族、白族等少数民族移民。中甸汉文化表现在宗法制下的婚姻习俗、事死如生的丧葬观、多元化的宗教信仰、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和粗具规模的教育体系等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家谱则反映了时代特色及编纂之人的信仰和价值观。尽管历史上有差异和误解,但中甸汉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之间更多的是交流和相互影响,从而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谐景象。地理位置与“大杂居、小聚居”的居住模式使中甸汉文化有边缘化、多元化、不平衡性和本土化等地域特色。地域特色并不是“少数民族化”,而是汉文化在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同时...
【文章来源】:云南大学云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9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中甸汉文化的历史渊源
第一节 汉文化的直接来源——汉族移民
第二节 二次传播——中甸汉文化的间接来源
第二章 中甸汉文化的历史表述
第一节 宗法制下的婚姻习俗
第二节 事死如生的丧葬观
第三节 多元化的宗教信仰
第四节 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
第五节 粗具规模的教育体系
第六节 家谱背后的汉文化
第三章 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文化差异
第一节 文化差异的表征
第二节 汉文化对藏文化的理解偏差
第四章 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流
第一节 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
第二节 交流与融合的实证
第五章 中甸汉文化的地域特色
第六章 余论——研究视角和方法的转变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台湾文昌信仰与儒学传承[J]. 黄新宪. 教育评论. 2009(05)
[2]春联的社会功能与文化传承刍议[J]. 董玉梅. 历史教学问题. 2009(03)
[3]文化社会学视野下中国春节习俗与文化变迁[J]. 巫肇胜.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08(04)
[4]和合神考论[J]. 崔小敬. 世界宗教研究. 2008(01)
[5]中秋节的起源与中秋月的文化意象[J]. 王颖.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8(01)
[6]台湾冬节习俗[J]. 林长华. 统一论坛. 2007(06)
[7]藏传佛教中的财神[J]. 邵泽江. 艺术市场. 2007(06)
[8]中国民间财神信仰的多样化和复杂性[J]. 魏荣华. 考试周刊. 2007(13)
[9]论姓、氏、名、字的起源及文化意蕴[J]. 李润. 茂名学院学报. 2005(02)
[10]明清时期中甸民族迁徙与融合初探[J]. 周琼. 学术探索. 2005(02)
硕士论文
[1]略论藏族传统禁忌文化[D]. 内玛才让.中央民族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044053
【文章来源】:云南大学云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9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中甸汉文化的历史渊源
第一节 汉文化的直接来源——汉族移民
第二节 二次传播——中甸汉文化的间接来源
第二章 中甸汉文化的历史表述
第一节 宗法制下的婚姻习俗
第二节 事死如生的丧葬观
第三节 多元化的宗教信仰
第四节 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
第五节 粗具规模的教育体系
第六节 家谱背后的汉文化
第三章 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文化差异
第一节 文化差异的表征
第二节 汉文化对藏文化的理解偏差
第四章 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流
第一节 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
第二节 交流与融合的实证
第五章 中甸汉文化的地域特色
第六章 余论——研究视角和方法的转变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台湾文昌信仰与儒学传承[J]. 黄新宪. 教育评论. 2009(05)
[2]春联的社会功能与文化传承刍议[J]. 董玉梅. 历史教学问题. 2009(03)
[3]文化社会学视野下中国春节习俗与文化变迁[J]. 巫肇胜.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08(04)
[4]和合神考论[J]. 崔小敬. 世界宗教研究. 2008(01)
[5]中秋节的起源与中秋月的文化意象[J]. 王颖.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8(01)
[6]台湾冬节习俗[J]. 林长华. 统一论坛. 2007(06)
[7]藏传佛教中的财神[J]. 邵泽江. 艺术市场. 2007(06)
[8]中国民间财神信仰的多样化和复杂性[J]. 魏荣华. 考试周刊. 2007(13)
[9]论姓、氏、名、字的起源及文化意蕴[J]. 李润. 茂名学院学报. 2005(02)
[10]明清时期中甸民族迁徙与融合初探[J]. 周琼. 学术探索. 2005(02)
硕士论文
[1]略论藏族传统禁忌文化[D]. 内玛才让.中央民族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0440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3044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