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四部正讹》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23 03:48
  明代中后期,文献学家胡应麟所著的《四部正讹》是我国第一部辨伪专书,在中国辨伪学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既有对历史上辨伪成就的理论总结,也奠定了现代辨伪学的基础,使辨伪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本文从辨伪学学科框架建构的角度出发,对《四部正讹》进行专篇研究,内容涉及此书的成因,辨伪思想,伪书类型、辨伪方法等多个方面,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此书的功过,明确其在中国辨伪学史上的里程碑地位。第一部分,分析此书的成因及作书的目的。通过对胡应麟生平的介绍、时代学术背景的概述,来说明胡应麟学术渊博、藏书丰富,在“心学”横流,“复古思潮”弥漫海内之际,其积极倡导文献考据之学,有整理文献的主观需求;而同时,干百年辨伪实践的发展,也使有理论总结辨伪专著的出现成为必然。第二部分,阐释胡应麟求真的辨伪思想。历代皆有对《四部正讹》的研究,但都疏于对其辨伪思想的说明。而思想指导实践,胡应麟能有前人所不及的辨伪成就,当是有正确辨伪思想指导的结果。笔者认为“求真”的辨伪思想,不仅产生了正确的辨伪态度保障着辨伪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也使胡应麟对伪书价值的认识高于前人,尤其是对伪书史料价值的认识,他更是有详细之阐述,这也是...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胡应麟与《四部正讹》
    第一节 胡应麟的生平及时代背景
        一、胡应麟及其学术
        二、时代背景
    第二节 《四部正讹》的内容特征
        一、《四部正讹》的产生
        二、《四部正讹》的内容特征
第二章 《四部正讹》的辨伪思想与方法
    第一节 “求真”的辨伪思想
        一、“求真”辨伪思想的内涵
        二、“求真”辨伪思想实现之保障
        三、“求真”辨伪思想的实现途径
        四、“求真”辨伪思想实现的意义
    第二节 伪书的类型与辨伪的方法
        一、伪书的类型
        二、辨伪方法
第三章 《四部正讹》的评价
    第一节 辨伪学史上的里程碑
        一、“辨伪学”成立的标志
        二、《四部正讹》对后代辨伪学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四部正讹》的缺憾
        一、辨伪成果的失误
        二、伪书认定标准不一
        三、著作体例不严谨
结语
附录 《四部正讹》古籍辨伪成果
参考资料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明代辨伪学的理论创立与实践[J]. 王克霞,赵良宇.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07(05)
[2]胡应麟研究综述[J]. 陈丽媛.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6)
[3]明代辨伪学初探[J]. 文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6(06)
[4]《诸子辨》性质考辨[J]. 王嘉川.  浙江社会科学. 2004(05)
[5]明代求实思潮的兴起与考据学的成就及影响[J]. 杨绪敏.  江苏社会科学. 2004(04)
[6]寂寞玄亭下 穷年著作心——胡应麟的嗜书情结和治学成就[J]. 李庆立,崔建利.  东岳论丛. 2003(02)
[7]明清辨伪学的成立及古书辨伪之成就[J]. 杨绪敏.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1999(04)
[8]辨伪学家胡应麟[J]. 仓修良.  浙江学刊. 1998(05)
[9]胡应麟及其学术成就散论[J]. 何华连.  浙江师大学报. 1997(06)
[10]胡应麟与古籍辨伪[J]. 曾贻芬.  史学史研究. 1996(01)



本文编号:30469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30469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4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