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医非医”:清代仵作社会身份与地位浅析
发布时间:2021-04-01 15:16
作为司法检验制度中的重要一环,仵作自诞生之日起便在验尸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清代政府对于仵作的定额、培养、收入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使仵作开始正式成为隶属于官府的衙役。然而,与医“生”者的大夫相比,医“死”者的仵作无论是身份,还是地位都要低许多。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无疑是多样的:既有官府因检验权力下放而对其进行必要的制约,也有百姓因传统观念产生的疏远,仵作自身专业与技术发展的瓶颈也是产生桎梏的原因之一。本文旨在以仵作自身、官府及社会百姓的三种不同角度,来还原清代仵作真实的社会地位,并分析形成这种现象的多层原因。
【文章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学界研究动态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四)“仵作”概念的辨别与研究时间的界定
1、关于仵作的概念
2、关于仵作的性质
3、关于本文研究的时间界限问题
二、仵作制度的“前世”与“今生”
(一)仵作制度的“前世”——清以前司法检验体系的发展
1、秦汉时期:司法检验的初步发展时期
2、唐宋时期:司法检验迈向成熟
(二)仵作制度的“今生”——清代的仵作制度
1、仵作的人数设置
2、仵作的招募、培养与考核
3、仵作的工作职责
三、从“自我”到“他者”——清代仵作群体的三种审视
(一)清代仵作的“自我”审视:选择仵作为生的原因分析
1、因素之一:经济收入的考量
2、因素之二:家族世承的影响
(二)仵作的制度审视:从法律规定到官府衙门
1、清代律令下仵作:责重山岳的“贱役”
2、清代官府衙门下的仵作:“用且防之”的验尸专员
(三)仵作的“他者”审视:大众眼中的仵作
四、医“死”者与医“生”者——清代的仵作与医生
(一)清代的仵作与医生
(二)仵作与医生社会地位的差异性
五、清代仵作地位低下的原因分析
(一)自身的“瓶颈期”:素养低下与技术落后的必然结果
(二)鄙夷与防范:权力下放后的“官”“役”矛盾
(三)避而远之:传统观念下寻常百姓的选择
六、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晚清京控档案考察[J]. 石怡.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9(02)
[2]从“官吏分途”到“层级分流”:帝国逻辑下的中国官僚人事制度[J]. 周雪光. 社会. 2016(01)
[3]基于中国方志库的药王庙研究[J]. 韩素杰,胡晓峰. 中医文献杂志. 2015(02)
[4]社会史理念的兴起、流变与展望[J]. 庞慧.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5]善堂与恶政:清代江浙地区的命案相验问题及其应对[J]. 黄鸿山. 清史研究. 2015(01)
[6]紧要与卑贱:清代衙门仵作考[J]. 茆巍. 证据科学. 2014(02)
[7]清代司法检验制度中的洗冤与检骨[J]. 茆巍. 中国社会科学. 2013(07)
[8]检验吏:连接仵作与法医之间[J]. 刘鄂. 历史教学(下半月刊). 2012(10)
[9]民间古代“法医”——仵作[J]. 王明忠. 兰台世界. 2012(01)
[10]论清代命案初验之运作[J]. 茆巍. 证据科学. 2011(06)
博士论文
[1]清代证据制度研究[D]. 吴萃.中国政法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清代司法检验制度研究[D]. 范闻.青海师范大学 2015
[2]中国古代仵作生态研究与历史观照[D]. 汤茜.西南政法大学 2012
[3]清代法医学文献整理研究[D]. 严辉.贵阳中医学院 2008
[4]中国古代法医学发展史及相关文献研究[D]. 黄玉环.贵阳中医学院 2007
本文编号:3113552
【文章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学界研究动态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四)“仵作”概念的辨别与研究时间的界定
1、关于仵作的概念
2、关于仵作的性质
3、关于本文研究的时间界限问题
二、仵作制度的“前世”与“今生”
(一)仵作制度的“前世”——清以前司法检验体系的发展
1、秦汉时期:司法检验的初步发展时期
2、唐宋时期:司法检验迈向成熟
(二)仵作制度的“今生”——清代的仵作制度
1、仵作的人数设置
2、仵作的招募、培养与考核
3、仵作的工作职责
三、从“自我”到“他者”——清代仵作群体的三种审视
(一)清代仵作的“自我”审视:选择仵作为生的原因分析
1、因素之一:经济收入的考量
2、因素之二:家族世承的影响
(二)仵作的制度审视:从法律规定到官府衙门
1、清代律令下仵作:责重山岳的“贱役”
2、清代官府衙门下的仵作:“用且防之”的验尸专员
(三)仵作的“他者”审视:大众眼中的仵作
四、医“死”者与医“生”者——清代的仵作与医生
(一)清代的仵作与医生
(二)仵作与医生社会地位的差异性
五、清代仵作地位低下的原因分析
(一)自身的“瓶颈期”:素养低下与技术落后的必然结果
(二)鄙夷与防范:权力下放后的“官”“役”矛盾
(三)避而远之:传统观念下寻常百姓的选择
六、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晚清京控档案考察[J]. 石怡.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9(02)
[2]从“官吏分途”到“层级分流”:帝国逻辑下的中国官僚人事制度[J]. 周雪光. 社会. 2016(01)
[3]基于中国方志库的药王庙研究[J]. 韩素杰,胡晓峰. 中医文献杂志. 2015(02)
[4]社会史理念的兴起、流变与展望[J]. 庞慧.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5]善堂与恶政:清代江浙地区的命案相验问题及其应对[J]. 黄鸿山. 清史研究. 2015(01)
[6]紧要与卑贱:清代衙门仵作考[J]. 茆巍. 证据科学. 2014(02)
[7]清代司法检验制度中的洗冤与检骨[J]. 茆巍. 中国社会科学. 2013(07)
[8]检验吏:连接仵作与法医之间[J]. 刘鄂. 历史教学(下半月刊). 2012(10)
[9]民间古代“法医”——仵作[J]. 王明忠. 兰台世界. 2012(01)
[10]论清代命案初验之运作[J]. 茆巍. 证据科学. 2011(06)
博士论文
[1]清代证据制度研究[D]. 吴萃.中国政法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清代司法检验制度研究[D]. 范闻.青海师范大学 2015
[2]中国古代仵作生态研究与历史观照[D]. 汤茜.西南政法大学 2012
[3]清代法医学文献整理研究[D]. 严辉.贵阳中医学院 2008
[4]中国古代法医学发展史及相关文献研究[D]. 黄玉环.贵阳中医学院 2007
本文编号:31135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3113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