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评论》的译介活动看英国汉学的发展
发布时间:2021-04-08 01:16
英国汉学诞生于域外——中国,早期研究者多为新教传教士及外交官。英国汉学首先建基于一系列翻译文本之上,虽然这些译文不乏改写与操纵,其中英文期刊《中国评论》是最重要的译文载体,刊载大量中国文本的英译稿,体现了英国汉学初创期的旨趣。以该杂志为中心的多数汉学家有亲历中国文化的经历,也有较为明确的汉学学科意识。
【文章来源】:上海翻译. 2018,(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缘起
一、晚清的英文汉学期刊
二、《中国评论》及其译介内容
三、《中国评论》的翻译规范
四、《中国评论》的译介策略
五、《中国评论》与英国汉学
六、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传教士汉学家的中国经典外译研究[J]. 张西平. 中国翻译. 2015(01)
[2]从《就职演讲》看理雅各的汉学思想[J]. 沈建青,李敏辞. 中国文化研究. 2011(02)
[3]汉学、汉学主义与东方主义[J]. 顾明栋. 学术月刊. 2010(12)
[4]“侨居地汉学”与十九世纪末英国汉学之发展——以《中国评论》为中心的讨论[J]. 王国强. 清史研究. 2007(04)
本文编号:3124565
【文章来源】:上海翻译. 2018,(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缘起
一、晚清的英文汉学期刊
二、《中国评论》及其译介内容
三、《中国评论》的翻译规范
四、《中国评论》的译介策略
五、《中国评论》与英国汉学
六、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传教士汉学家的中国经典外译研究[J]. 张西平. 中国翻译. 2015(01)
[2]从《就职演讲》看理雅各的汉学思想[J]. 沈建青,李敏辞. 中国文化研究. 2011(02)
[3]汉学、汉学主义与东方主义[J]. 顾明栋. 学术月刊. 2010(12)
[4]“侨居地汉学”与十九世纪末英国汉学之发展——以《中国评论》为中心的讨论[J]. 王国强. 清史研究. 2007(04)
本文编号:31245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3124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