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奇龄《家礼辨说》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9 20:08
毛奇龄是清初学术史上一位极具影响又颇有争议的人物,他的一生著述宏富,涉猎广博,尤以经学著称。《家礼辨说》一书中关于丧礼、祭礼、婚礼的探讨可谓其礼学成就之精华所在,对于我们客观认识这一人物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以毛奇龄的《家礼辨说》一书为研究对象,从其论说丧礼、祭礼和婚礼的具体内容出发,来看他的解礼方法和学术特点,以期对毛奇龄及学术史研究有所贡献。文章的引言部分主要讲述了本选题的意义,以及目前关于毛奇龄礼学研究的现状。文章的主体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主要介绍毛奇龄这一人物的生平,以及《家礼辨说》这本书的概况,包括其主要内容和成书原因;第二章具体分析毛奇龄解礼所采用的方法,笔者主要归纳出以经解经、以史解经和务通人情三种;第三章则根据《家礼辨说》一书来分析毛氏论礼的学术特点,其中间与朱子《家礼》为难是最为鲜明的一大特点。总之,本文通过对毛奇龄《家礼辨说》一书的梳理与分析,认为其虽对朱熹《家礼》的诸多言论进行了辨说。但他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重视训诂考据的态度、讲究缘情制礼的原则对于礼学的发展和清初学风的转变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文章来源】: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第一章 《家礼辨说》概说
第一节 毛奇龄的生平简介
第二节 《家礼辨说》的主要内容与成书情况
第二章 《家礼辨说》的解礼方法
第一节 以经解礼
第二节 以史解礼
第三节 务通人情
第三章 《家礼辨说》举例
第一节 辨丧礼
第二节 辨祭礼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清代礼学研究的复盛和礼书编撰的兴起[J]. 苏正道. 闽江学院学报. 2015(03)
[2]三百年来毛奇龄研究述评[J]. 胡春丽.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4(01)
[3]清代学者毛奇龄生平初探[J]. 戴文梅.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5)
[4]毛奇龄与乾嘉经学典范的重塑[J]. 陈居渊. 浙江学刊. 2002(03)
[5]毛奇龄与明末清初的学术[J]. 黄爱平. 清史研究. 1996(04)
[6]毛奇龄[J]. 陈金冠. 浙江档案. 1991(01)
[7]清代著名学人毛奇龄[J]. 雷庆. 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 1990(03)
[8]试论毛奇龄的反宋学思想[J]. 陈德述. 社会科学辑刊. 1987(05)
[9]试论毛奇龄的经学思想[J]. 陈德述. 社会科学研究. 1987(04)
博士论文
[1]毛奇龄研究[D]. 周怀文.山东大学 2010
[2]毛奇龄与朱子学[D]. 闫宝明.南开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毛奇龄学术简论[D]. 张贺.华东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148225
【文章来源】: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第一章 《家礼辨说》概说
第一节 毛奇龄的生平简介
第二节 《家礼辨说》的主要内容与成书情况
第二章 《家礼辨说》的解礼方法
第一节 以经解礼
第二节 以史解礼
第三节 务通人情
第三章 《家礼辨说》举例
第一节 辨丧礼
第二节 辨祭礼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清代礼学研究的复盛和礼书编撰的兴起[J]. 苏正道. 闽江学院学报. 2015(03)
[2]三百年来毛奇龄研究述评[J]. 胡春丽.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4(01)
[3]清代学者毛奇龄生平初探[J]. 戴文梅.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5)
[4]毛奇龄与乾嘉经学典范的重塑[J]. 陈居渊. 浙江学刊. 2002(03)
[5]毛奇龄与明末清初的学术[J]. 黄爱平. 清史研究. 1996(04)
[6]毛奇龄[J]. 陈金冠. 浙江档案. 1991(01)
[7]清代著名学人毛奇龄[J]. 雷庆. 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 1990(03)
[8]试论毛奇龄的反宋学思想[J]. 陈德述. 社会科学辑刊. 1987(05)
[9]试论毛奇龄的经学思想[J]. 陈德述. 社会科学研究. 1987(04)
博士论文
[1]毛奇龄研究[D]. 周怀文.山东大学 2010
[2]毛奇龄与朱子学[D]. 闫宝明.南开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毛奇龄学术简论[D]. 张贺.华东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1482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3148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