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从农民蔑称看宋代城乡关系

发布时间:2021-05-12 04:54
  自从人类进入国家形态以后,农民作为一种普通的职业身份,不断遭受来自城市方面的歧视。即便在自古以农立国的中国,这一现象仍普遍存在。自先秦时期开始,就出现了"野人"这样的针对农民的政治性蔑称;唐宋时期,"村夫"成为最常见的针对农民的职业性蔑称。所谓农民蔑称,本质上是社会歧视的污名化手段,是社会不平等的外化。因为污名化的对象是乡村与农民,实际上也反应了不同时期的城乡关系特征,其实质是城市居民针对乡村居民的社会排斥行为。由于宋代适逢唐宋变革期,社会分化从偏重政治性转向偏重经济性,同时叠加了城乡分化加剧的背景,因此,对农民的歧视更为明显,总体表现为以污名化为手段的社会排斥现象。由此,宋代城乡关系中的一些不为人注意的侧面得以呈现出来。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41(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宋代以前的农民蔑称
二、宋代农民蔑称
三、宋代城乡关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宋代贫困解释中的话语体系构建与权力关系[J]. 康文籍,张文.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4)
[2]污名研究:概念、理论和模型的演进[J]. 郭金华.  学海. 2015(02)
[3]从城乡一体到城乡分离——先秦至唐宋城乡关系述论[J]. 戴顺祥.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5)
[4]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城乡关系研究述评[J]. 蔡云辉.  学术探索. 2011(04)
[5]“民”、“氓”语义转换及周代“氓”之身份考察[J]. 周书灿.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1)
[6]乡遂之制与西周春秋之乡村形态[J]. 马新.  文史哲. 2010(03)
[7]西方社会排斥理论:四个基本问题[J]. 丁开杰.  国外理论动态. 2009(10)
[8]唐宋之际农民阶级内部构成的变动[J]. 葛金芳.  历史研究. 1983(01)



本文编号:31827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31827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f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