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湖南桃源出土战国彩绘陶器的科学分析

发布时间:2021-05-21 06:37
  为研究湖南桃源县战国楚墓出土彩绘陶器的组成结构及保存现状,采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EDXRF)、扫描电镜-能谱法(SEM-EDS)、X射线衍射法(XRD)和激光拉曼光谱法(LRS)等手段对陶器胎体成分、表面彩绘、金属涂层等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表明:这批彩绘陶器胎体成分相近,为普通易熔黏土。彩绘陶器表面的红色颜料为朱砂(HgS),黑色颜料为炭黑(C)。在彩绘陶壶、陶鼎和陶敦表面发现金属涂层装饰,通过扫描电镜能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涂层为单质锡,属于锡涂陶的范畴。同时红外光谱测试显示锡层内面棕黑色物质为生漆,可能混合其他胶结材料。以上结果为研究战国时期彩绘陶器,特别是锡涂陶的制作工艺及发展提供了新的资料。 

【文章来源】: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20,32(05)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0 引 言
1 实验部分
    1.1 样品信息
    1.2 实验仪器
        1) X射线荧光光谱仪。
        2) 扫描电镜-能谱仪。
        3) X射线衍射仪。
        4) 激光拉曼光谱仪。
        5)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1.3 实验结果
        1.3.1 XRF分析结果
        1.3.2 SEM-EDS分析结果
        1.3.3 XRD分析结果
        1.3.4 LRS实验结果
        1.3.5 FTIR实验结果
2 数据分析与讨论
    2.1 陶器化学组成
    2.2 颜料的物相组成
    2.3 陶器的“锡涂”工艺
3 结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陕西咸阳出土东汉陶器表面彩绘成分研究[J]. 梁嘉放,丁岩.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19(02)
[2]河南信阳城阳城遗址战国楚墓出土彩绘陶器的科学研究[J]. 容波,赵倩,武志江,郑豪,赵静,罗宏杰,李强,马艺蓉.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18(05)
[3]西安汉墓出土漆陶器的科学研究[J]. 李强,李伟东,罗宏杰,赵凤燕.  自然杂志. 2016(01)
[4]山西南部新石器时代末期彩绘陶器颜料的科学分析[J]. 王晓毅,南普恒,金普军.  考古与文物. 2014(04)
[5]山东青州和沂源地区出土彩绘陶器的测试分析[J]. 鲁晓珂,李伟东,李强,容波,周铁.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14(02)
[6]明代古墓葬壁画颜料的显微拉曼光谱分析[J]. 刘照军,韩运侠,杨蕊,程龙.  中国激光. 2013(06)
[7]山东青州香山汉墓出土西汉彩绘陶器腐蚀病害及其机理分析[J]. 党小娟,容波,段萍,李华,周麟麟.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12(02)
[8]马王堆汉墓锡涂陶分析测试报告[J]. 王宜飞,师学森,李园.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 2010(00)
[9]咸阳地区出土汉代彩绘陶器表面颜料的科学研究[J]. 容波,兰德省,王亮,朱振宇,李斌,王春燕.  文博. 2009(06)
[10]安徽巢湖放王岗出土西汉漆器漆膜测试分析[J]. 金普军,王昌燧,郑一新,何爱平,张立明.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7(03)

硕士论文
[1]湖北荆门黄付庙楚墓出土战国陶器科学研究[D]. 郑豪.西北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1992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31992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9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