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周礼的丰富内涵、深远影响和文化反思

发布时间:2021-12-19 05:39
  周礼起源于周人祭天祀祖的习俗。周人尚礼,既表现为祭天祀祖的习俗,又表现为创造了宗庙祭祀制度和很多青铜礼器,更表现为《周礼》《仪礼》和《礼记》的经典记载。周人创造的礼乐文明影响深远,孔子、荀子、管子、董仲舒、张载等思想家,都对周礼和传统的礼治、礼教给予了充分肯定和精彩论述,使"礼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我们必须用唯物辩证、抽象继承的方法来对待周礼和传统的礼治和礼教,既要肯定其在收拾人心、规范行为、整合社会、维护稳定、倡导文明方面的积极作用,又要在抽象继承、文质兼备、礼乐结合、礼法相通、创新发展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继往开来。 

【文章来源】:伦理学研究.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周礼的丰富内涵
    1. 周人对“天”的信仰
    2. 周人的宗庙祭祀制度和青铜礼器
    3. 关于“三礼”
二、周礼的深远影响
    1. 孔子论“礼”
    2. 荀子论“礼”
    3. 管子论礼
    4. 董仲舒论礼
    5. 张载论礼
三、周礼的文化反思
    1. 唯物辩证,抽象继承
    2. 传统礼学,与法相通
    3. 礼之特征,文质兼备
    4. 礼乐结合,刚柔相济
    5. 推陈出新,继往开来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唐宋礼乐思想转型的先声——以孔颖达《礼记正义》的注疏为例[J]. 孙小迪.  中国音乐. 2017(02)
[2]周人天神信仰源自西北说补证[J]. 张怀通,张淑梅.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2)
[3]商周时期的天神崇拜[J]. 朱凤瀚.  中国社会科学. 1993(04)



本文编号:35438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35438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5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