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中国作为“方法”——论弗朗索瓦·于连的对话主义汉学研究路径

发布时间:2022-01-25 19:51
  法国当代理论家弗朗索瓦·于连将中国视为反思欧洲的"方法",通过"迂回"的策略和"外部解构"的方式,充分运用中国这一"哲学工具",经由中国去质疑植根于欧洲理性逻辑当中的思维定式,将中国的重要性上升到"只有中国思想可以推翻西方思想的任何普世性重大规律"。从作为"对象"的中国,发展到作为"方法"的中国,这一西方中国学研究的范式转换暗含着去帝国化、去欧洲中心主义与去一元化等多重含义,实则呼唤建构一种对话主义的文化立场。这消解了自近代以来以"仿欧洲"作为先进、而以"非欧洲"作为落后的西方话语模式对中国的渗透和影响,指出中国问题可以去影响甚至批判世界,无疑是真正意义上的"东学西渐"和中国文化"走出去"。于连独特的研究路径为中国带来诸多启发:一方面,摆脱欧美价值观对中国问题的评判,建构多元共生的跨文化比较范式;另一方面,推动中国问题成为世界知识生产和理论创新的动力,进而推动"研究中国,就是研究世界"的态势逐渐形成。 

【文章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27(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 经由中国, 反思欧洲
二、 中国作为哲学工具
三、 从“对象”到“方法”: 对话主义立场的建构
四、 结语: 研究中国, 就是研究世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间距”即对话——从弗朗索瓦·于连的多元文化观谈开去[J]. 吴攸.  中国比较文学. 2019(02)
[2]比较文学在中国:历史的回顾及当代发展方向[J]. 王宁.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6)
[3]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孕育力”——基于弗朗索瓦·于连的中欧对话视角[J]. 吴攸.  南京社会科学. 2018(03)
[4]“多元共生”文化理想下的中西思想对话——以弗朗索瓦·于连的汉学研究为例[J]. 吴攸.  社会科学战线. 2018(02)
[5]关于中西文论“对话主义”研究方法的思考[J]. 曾军.  南京社会科学. 2017(10)
[6]20世纪西方文论阐释中国问题的三种范式[J]. 曾军.  学术研究. 2016(10)
[7]争夺孔子[J]. 赵毅衡.  中国图书评论. 2008(01)



本文编号:36091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36091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4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