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家礼变迁的内在逻辑——以《家礼·昏礼》为考察中心
发布时间:2022-07-23 14:29
朱熹《家礼》深刻影响了明清家礼的编纂,促成一种不同于礼学研究的知识门类——家礼学的形成。《家礼》之所以能够成为一门学问,重要原因之一是该书本身的不完备。作为朱子"早年未定之本",《家礼》不但对古礼存在误读、曲解之处,还有不少不易施行、不合人情的仪式设计。其中,《昏礼》删"六礼"为"三礼",回避了他所理解的六礼矛盾;设计"从下做上"的亲迎礼序,以体现先卑后尊的礼义;改三月庙见为三日,混淆庙见之礼与拜祖之俗。这些问题成为明代家礼聚讼之处,学者试图补完六礼以全古意,却发现《家礼》对六礼名义的理解无法包容问名、纳吉;试图补入拜祖礼俗以安人情,却发现《家礼》无处安置两次庙见。明中期之后,学者对《家礼》的质疑与反思愈发深刻,终于在清代汇集为一场批判、重构家礼的风潮。随着相关问题的穷尽,家礼学在清中期后丧失理论活力、归于沉寂。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朱熹《昏礼》中的问题与矛盾
(一)删“六礼”为“三礼”
(二)亲迎礼“从下做上”
(三)改行三日庙见
二、明清家礼对《昏礼》的补充与改造
(一)补完六礼的尝试
(二)亲迎礼序的反转
(三)三日庙见的反思
三、明清家礼变迁的内在逻辑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复礼”抑或“从俗”:论宋代家礼中的婚礼[J]. 杨逸. 民俗研究. 2016(02)
[2]宋代家礼与儒家日常生活的重构[J]. 陸敏珍. 文史. 2013 (04)
[3]朱子家礼之婚礼的现代实验[J]. 朱杰人. 博览群书. 2010(12)
[4]全球化进程中,如何创新儒家文化?——以《朱子家礼·婚礼(现代版)》为例[J]. 田浩. 浙江学刊. 2010(06)
博士论文
[1]宋代四礼研究[D]. 杨逸.浙江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665309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朱熹《昏礼》中的问题与矛盾
(一)删“六礼”为“三礼”
(二)亲迎礼“从下做上”
(三)改行三日庙见
二、明清家礼对《昏礼》的补充与改造
(一)补完六礼的尝试
(二)亲迎礼序的反转
(三)三日庙见的反思
三、明清家礼变迁的内在逻辑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复礼”抑或“从俗”:论宋代家礼中的婚礼[J]. 杨逸. 民俗研究. 2016(02)
[2]宋代家礼与儒家日常生活的重构[J]. 陸敏珍. 文史. 2013 (04)
[3]朱子家礼之婚礼的现代实验[J]. 朱杰人. 博览群书. 2010(12)
[4]全球化进程中,如何创新儒家文化?——以《朱子家礼·婚礼(现代版)》为例[J]. 田浩. 浙江学刊. 2010(06)
博士论文
[1]宋代四礼研究[D]. 杨逸.浙江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6653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3665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