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典·边防典》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22-12-08 01:28
杜佑的《通典》一书与《通志》《文献通考》合称"三通",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记述典章制度的百科全书,在史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其内分九门,其中"边防"一门颇为精到,保存了大量的历史资料,涉及民族历史、文化、关系等多个方面,内容丰富,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近年来,学界有关《通典·边防典》的研究已经涉及到了上述问题,关于其设立原因与背景,次序与位置问题,杜佑的边防思想、民族史观与政策等方面都有论述。此外,学界还对其中涉及到的民族的社会历史予以关注,对《边防典》与其他史书中同类内容的比较亦有研究。
【文章页数】:7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华书局校点本《通典》献疑十则[J]. 张玉兴. 枣庄学院学报. 2016(06)
[2]关于北宋版《通典》所见之“靺羯”——对“靺羯”一词的文献学考察[J]. 胡梧挺.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16(02)
[3]早期拓跋鲜卑基本史料比较研究——《魏书》与《北史》《通典》《文献通考》关系辨析[J]. 梁云.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15(02)
[4]《通典》与中国古代的典章制度[J]. 黄露. 文学界(理论版). 2010(11)
[5]从《通典·边防》看杜佑民族思想[J]. 张文俭.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9(06)
[6]杜佑《通典》的民本思想[J]. 丁俊丽.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03)
[7]《通典·边防典》“吐火罗”条史料来源与《西域图记》[J]. 李锦绣. 西域研究. 2005(04)
[8]《通典·吐蕃传》的史料价值[J]. 张云.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02(03)
[9]略论杜佑的《通典》[J]. 张凤英.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01)
[10]重读《通典》史论[J]. 瞿林东. 史学理论研究. 1996(02)
硕士论文
[1]《通典·高句丽》研究[D]. 许佳.福建师范大学 2014
[2]《通典·边防典》研究[D]. 赵杨.安徽大学 2012
[3]杜佑民族史学研究[D]. 张文俭.兰州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713266
【文章页数】:7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华书局校点本《通典》献疑十则[J]. 张玉兴. 枣庄学院学报. 2016(06)
[2]关于北宋版《通典》所见之“靺羯”——对“靺羯”一词的文献学考察[J]. 胡梧挺.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16(02)
[3]早期拓跋鲜卑基本史料比较研究——《魏书》与《北史》《通典》《文献通考》关系辨析[J]. 梁云.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15(02)
[4]《通典》与中国古代的典章制度[J]. 黄露. 文学界(理论版). 2010(11)
[5]从《通典·边防》看杜佑民族思想[J]. 张文俭.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9(06)
[6]杜佑《通典》的民本思想[J]. 丁俊丽.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03)
[7]《通典·边防典》“吐火罗”条史料来源与《西域图记》[J]. 李锦绣. 西域研究. 2005(04)
[8]《通典·吐蕃传》的史料价值[J]. 张云.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02(03)
[9]略论杜佑的《通典》[J]. 张凤英.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01)
[10]重读《通典》史论[J]. 瞿林东. 史学理论研究. 1996(02)
硕士论文
[1]《通典·高句丽》研究[D]. 许佳.福建师范大学 2014
[2]《通典·边防典》研究[D]. 赵杨.安徽大学 2012
[3]杜佑民族史学研究[D]. 张文俭.兰州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7132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3713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