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魏晋南北朝俳谐诗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03 11:52
  俳谐诗并非是一种严格的诗歌体裁,更多的是指作品中带有诙谐、戏谑色彩的文学风格,体裁可遍及诗、曲、民歌、民谣。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俳谐诗开始蓬勃发展的重要阶段,但由于俳谐文学本就属于传统文学史上旁支侧流,俳谐诗更是长期屈居于正统主流文学的边缘。学界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俳谐诗的研究相对薄弱,对其内涵及价值也少有论述。然而,这一时期俳谐诗所蕴含的时代精神是十分值得注意的,其本身所表现出的思想内涵与艺术特色,也是值得去深入探索的。本文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俳谐诗作为研究对象,分四章进行论述:引言部分阐述魏晋南北朝俳谐诗所具有的研究价值,指出其目前尚缺乏全面系统性研究的现状,并简要介绍了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一章对俳谐诗的概念进行界定。首先,通过对追溯“俳谐”一词的渊源,指出“俳谐”具有滑稽嘲弄与讥刺讽谏的双重内涵。其次,指出“俳谐体”并非特指某一种具体体裁,而是一种包含谐谑滑稽、幽默讽刺特征的文学风格。最后,将俳谐诗与“文字游戏”“戏嘲”“杂体诗”等概念进行辨析,理清俳谐诗广义与狭义的范围,为下文具体论述做铺垫。第二章追溯了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俳谐文学的发展流变情况。首先,梳理先秦时期散见于诗歌民谣、...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俳谐诗概念界定与俳谐文学渊源流变
    第一节 俳谐概念渊源
    第二节 俳谐体
    第三节 俳谐诗
第二章 俳谐文学的发展流变
    第一节 源头:先秦时期
    第二节 发展:两汉时期
    第三节 繁盛:魏晋南北朝时期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俳谐诗的题材内容
    第一节 针砭时弊
    第二节 嘲戏娱乐
    第三节 自我解嘲
    第四节 文字游戏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俳谐诗的思想倾向与艺术特征
    第一节 思想倾向
    第二节 艺术特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魏晋南北朝俳谐诗篇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陶渊明《责子》与魏晋诙谐诗[J]. 高武斌.  名作欣赏. 2015(11)
[2]论魏晋笑话的文体成熟——以邯郸淳《笑林》为中心[J]. 宋扬.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2)
[3]《百一诗》与应璩的诙谐——兼谈易代之际士人的困境与抉择[J]. 张影洁.  名作欣赏. 2012(02)
[4]汉魏六朝俳谐赋初探[J]. 苏瑞隆.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10(05)
[5]南朝俳谐文学兴盛成因论略[J]. 陈祥谦.  文史哲. 2009(04)
[6]论陶渊明诗文的诙谐之美[J]. 蔡阿聪.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2)
[7]古代的俳谐文学观[J]. 王毅.  古典文学知识. 2007(03)
[8]论汉魏六朝俳优小说[J]. 陈洪,孟稚.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2005(01)
[9]魏晋嘲讽俗赋考论[J]. 伏俊琏.  社会科学战线. 2004(06)
[10]文学传播学的创建与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研究[J]. 曹萌.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5)

博士论文
[1]唐代幽默文学研究[D]. 李锦.陕西师范大学 2006
[2]汉魏六朝诙谐文学研究[D]. 徐可超.复旦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文体学视域中的汉魏六朝俳谐文研究[D]. 张梦珂.郑州大学 2018
[2]南朝俳谐诗研究[D]. 李柴菁菁.暨南大学 2016
[3]论韩愈的俳谐诗[D]. 董建国.山东大学 2011
[4]魏晋南北朝诙谐文学研究[D]. 宋君.山东大学 2008
[5]汉魏六朝俳谐文学概说[D]. 徐善思.福建师范大学 2007
[6]唐前俳谐文学研究[D]. 张影洁.华东师范大学 2005
[7]宋代俳谐词研究[D]. 王毅.南京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7274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37274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7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