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清代重庆地区慈善组织的时空分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3 14:02

  本文关键词:清代重庆地区慈善组织的时空分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清代 重庆地区 慈善组织 地域环境


【摘要】:明清两代是传统慈善事业发展的最繁荣时期,主要表现就是慈善组织的大量出现。除了养济院、栖流所等官办慈善组织之外,民间还自发掀起了创办慈善组织的热潮,各类慈善组织共同构成了古代社会相对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都曾在社会救助中起到重大作用。地处中原文化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交界地带的重庆,自然环境与社会文化复杂多样,在这种地域环境中产生的慈善组织在其创办、发展及运作方式等方面都带有异于其他地区的特征。明末清初的战乱结束之后,随着人口的增加与社会经济的不断恢复,在战争中遭受毁坏的慈善组织恢复进程相对缓慢。清代重庆地区出现最早的慈善组织为养济院,最初主要由地方政府投资创办,成为清代中前期唯一的官办慈善机构。养济院的大规模重建集中在乾隆至道光三朝,个别州县迟至同治年间才得创办,至清末养济院在重庆各州县基本得以恢复。由于养济院在救助对象与救助名额上都有明确限制,对外省流民与额外孤贫不予入院收养,伴随鳏寡孤贫人数的增加,专门收养孤贫流民的栖流所、留养局等机构应运而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养济院不足,扩大了救助孤贫流民的范围。栖流所的创办时间要晚于养济院,其在各地的普及程度亦不及养济院。养济院与栖流所最初均是朝廷倡兴、地方政府出资创办的,但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地方资金的匮乏,民间开始自发捐资,参与养济院与栖流所的创设,因而出现了官办慈善组织逐步向官民合办、官督民办的性质转变。民间创办慈善组织是在官办社会救助机构的影响之下出现,因而其设置时间普遍晚于官办慈善机构,清代中期以前民间创办的慈善机构尚属罕见,此后为民间慈善组织兴起的高峰时期,重庆地区出现的此类机构数量之多、种类之广、收养人数之众为其他时期所少有,既有育婴堂、施棺局、恤嫠局、养疴所等专门救助某一弱势群体的救济机构,又有如志仁堂、至善堂、体心堂等办理各类善举的综合性组织的出现。就其数量来看,育婴、施棺埋骨、综合类机构数量较多,而拯溺救生、保节恤嫠、城市救火等组织分布较少。民间慈善组织的创设,促进了地区传统慈善事业的发展与完善,并在社会救济中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地理环境与慈善组织的发展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自然地理环境、交通条件、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等始终是影响慈善组织数量、规模、时空分布及运作方式的重要因素。从总体分布来看,不论是官办社会救助机构还是民间慈善组织在重庆东西部地区的分布极不均衡,呈现出西多东少的状态,而在东南部少数民族地区却少见创办。重庆各地慈善组织的建立在传统社会救助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注重施善的同时,强调教化的功能,对地区社会文化环境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地区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关键词】:清代 重庆地区 慈善组织 地域环境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K249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9
  • 绪论9-17
  • 一、选题意义与研究现状9-14
  • 1、选题意义与学术价值9
  • 2、研究现状9-13
  • 3、研究现状评述13-14
  •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14-17
  • 1、拟解决的问题14
  • 2、研究时间、区域与概念界定14-15
  • 3、研究思路与方法15-17
  • 第一章 清代重庆地区慈善发展的地域环境17-23
  • 第一节 重庆地区整体区域概况17-18
  • 第二节 清代重庆各分区的地理环境18-23
  • 一、中西部低山丘陵地区18-19
  • 二、东部峡江区19-21
  • 三、渝东南少数民族区21-23
  • 第二章 清代重庆地区官办慈善组织的时空分布23-52
  • 第一节 清代之前慈善事业的发展历程23-29
  • 一、先秦时期:传统慈善思想与慈善救助制度的形成23-24
  • 二、汉晋隋唐时期:传统慈善组织的出现与发展期24-25
  • 三、宋元明时期:慈善事业的极大发展时期25-29
  • 第二节 清代重庆养济院的发展与时空分布29-43
  • 一、养济院的重建状况29-34
  • 二、养济院的时空分布特征34-38
  • 三、养济院的规模与收养名额38-42
  • 四、养济院的运行与弊端42-43
  • 第三节 清代重庆地区栖流所的发展与时空分布43-52
  • 一、栖流所的创办过程44-45
  • 二、栖流所的时间分布状况45-47
  • 三、栖流机构的收养对象及名额47-49
  • 四、栖流所的经费来源、运行机制与救助实效49-52
  • 第三章 清代民间慈善组织的发展及时空分布52-84
  • 第一节 清代育婴及收养孤贫组织的修建与时空分布52-61
  • 一、育婴堂的发展与时空分布52-59
  • 二、济贫类慈善组织的创办与时空分布59-61
  • 第二节 医疗救助及施棺埋骨机构的时空分布状况61-65
  • 一、医疗救助机构的发展与分布61-63
  • 二、施棺掩骼机构的发展与分布63-65
  • 第三节 其他专门类慈善机构的时空发展状况65-74
  • 一、保节恤嫠机构的发展与分布66-68
  • 二、拯溺救生机构的创办与分布68-70
  • 三、城市救火类机构的创办与分布70-72
  • 四、惜字助学机构的创办与分布72-74
  • 第四节 综合性慈善机构的时空分布与发展74-80
  • 一、综合型善堂的创办与时空分布74-78
  • 二、创办者、资金来源与善举办理78-79
  • 三、运行方式与管理机制79-80
  • 第五节 民间慈善组织时空分布的总体特征80-84
  • 第四章 地理环境与慈善组织的互动关系84-90
  •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慈善组织发展的影响84-87
  • 一、自然地理环境影响慈善组织的发展84-85
  • 二、社会人文环境对慈善组织的影响85-87
  • 第二节 慈善组织的发展对区域环境的作用87-90
  • 一、慈善组织的施善功能87-88
  • 二、慈善组织的教化作用88-90
  • 结语90-92
  • 参考文献92-100
  • 附图100-106
  • 后记10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五一;;明清会社研究综述[J];安徽史学;2008年02期

2 王卫平;论中国古代慈善事业的思想基础[J];江苏社会科学;1999年02期

3 王卫平;论中国传统慈善事业的近代转型[J];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4 杨正军;;近30年来中国善会善堂组织研究述评[J];开放时代;2010年02期

5 岑大利;清代慈善机构述论[J];历史档案;1998年01期

6 ;晚清长江上游地区公共领域的发展[J];历史研究;1996年01期

7 梁元生;慈惠与市政:清末上海的“堂”[J];史林;2000年02期

8 李茹;;略论晚清长江上游地区的慈善事业——置于近代化视野下的审视[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7期

9 韩光辉;清代北京赈恤机构时空分布研究[J];清史研究;1996年04期

10 王大学;;善堂与晚清民初江南地方社会变迁——以川沙至元堂为中心[J];社会科学;2010年07期


  本文关键词:清代重庆地区慈善组织的时空分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清代 重庆地区 慈善组织 地域环境




本文编号:5138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5138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d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