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乐舞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4 17:01
本文关键词:北魏乐舞研究
【摘要】:本文研究对象是北魏时期的乐舞,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主要利用传世文献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其予以探讨。 第一章阐述了北魏时期乐的发展状况。主要从宫廷音和民间俗乐两大主体对这一时期的音乐发展进行细致分析。其中宫廷音乐主要从宫廷音乐的沿革、宫廷音乐主要来源以及宫廷音乐的类别等方面进行论述,可以看出北魏时期宫廷音乐的整体发展脉络。并且对北魏时期的民间音乐进行了简要论述,更加全面地了解对北魏时期的乐。 第二章主要是对北魏时期舞的具体发展状况进行分析。主要从郊庙祭祀乐舞、中原传统乐舞、“以舞相属”、西域乐舞、清商乐舞佛教乐舞等方面对北魏时期的舞进行具体简述。 第三章的主要内容北魏时期的乐人、舞人。重点阐述了乐人与舞人的分类及其乐籍制度的相关问题。 第四章阐述了北魏时期的乐官制度。将其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具体论述。第一个阶段是道武帝、明元帝时期,太乐、鼓吹、总章三署并立,主要是模仿中原魏晋制度。第二个阶段是太武帝至孝文帝时期,这一时期是北魏乐官制度的重要发展期。简要论述了乐部和乐部尚书在这一时期的设置及其裁撤,,并具体分析太乐署在这一时期的发展状况。第三个阶段是宣武帝及其以后,这一时期的乐官机构仅存太乐署,详细讨论了太乐令的设置及其职能。并简要论述其对北齐及隋唐制度的影响。
【关键词】:北魏 乐 舞 乐官制度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609.2;K239.21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8
- 前言8-19
- 第1章 北魏时期的乐19-31
- 1.1 北魏宫廷音乐19-28
- 1.1.1 宫廷音乐的沿革19-22
- 1.1.2 宫廷音乐的主要来源22-25
- 1.1.3 宫廷音乐的分类25-28
- 1.2 民间音乐28-31
- 第2章 北魏时期的舞31-44
- 2.1 郊庙祭祀舞31
- 2.2 “以舞相属”31-34
- 2.3 中原传统乐舞34
- 2.4 西域乐舞34-37
- 2.5 清商乐舞37-42
- 2.6 佛教乐舞42-44
- 第3章 北魏时期的乐人、舞人44-48
- 3.1 官妓44-45
- 3.2 家伎45-46
- 3.3 北魏时期的乐籍问题46-48
- 第4章 北魏的乐官制度48-69
- 4.1 太祖道武帝至太宗明元帝时期50-54
- 4.1.1 乐官机构的设置50-52
- 4.1.2 乐官机构的归属52-54
- 4.2 世祖太武帝高祖孝文帝时期54-64
- 4.2.1 乐部与乐部官的设置及其职能55-58
- 4.2.2 太乐署与太乐官的设置及其职能58-61
- 4.2.3 协律官的设置及其职能61-64
- 4.3 世宗宣武帝及以后时期64-69
- 4.3.1 太乐令的设置与职能65-67
- 4.3.2 协律官的演变67-69
- 结语69-70
- 参考文献70-7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羽迪;;北魏时期乐舞的发展[J];大舞台;2011年06期
2 欧燕;;略论魏晋南北朝乐户[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3 吉联抗;从《洛阳伽蓝记》看北魏“伎乐之盛”[J];人民音乐;1982年04期
4 修海林;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教育[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5 项阳;乐户与宗教音乐的关系[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6 刘怀荣;魏晋乐府官署演变考[J];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05期
7 胡天虹,李秀敏;略论汉魏两晋南北朝宫廷音乐官署的沿革[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8 刘斌;;六朝鼓吹乐及其与“五礼”制度的关系研究(上)[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9 刘斌;;六朝鼓吹乐及其与“五礼”制度的关系研究(下)[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10 陈四海;侯峰;;论北魏汉化改革对音乐的影响[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本文编号:5185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518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