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国语》礼制资料类纂与初探

发布时间:2017-07-06 12:03

  本文关键词:《国语》礼制资料类纂与初探


  更多相关文章: 国语 礼制 类纂 初探


【摘要】: 《国语》是一部先秦时期的的重要典籍,保存了大量先秦礼制的史料,这些资料可与《左传》、“三礼”(《周礼》、《仪礼》、《礼记》)相参照。全书以语录的形式详细记载了各种礼典的实行、礼品的应用及礼制变革等资料,对先秦礼制研究有重要的意义。以往学者对其重视不够,研究不足,相关研究成果较少。本文正是对《国语》所见礼制进行研究,在整理和分析《国语》中礼制资料的基础上,对其所载先秦礼制作初步总结,同时阐释了先秦礼制的特点和功用,揭示其发展规律及对先秦社会的影响。 本论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在综述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国语》的性质,概述其中所含礼制资料的特点。 第二部分为本文的主体,是对《国语》所见礼制史料的具体分类。本文以《周礼·春官·大宗伯》关于古礼的划分标准,把散见于各章节中的礼制资料加以系统整理,分为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5大类21种。同时对各类“礼”的具体内容、社会功用及其发展历程作初步探讨,全面揭示《国语》中的“礼”。在论述的过程中,我们尽量把《国语》所含礼制史料与《左传》、“三礼”的相关记载进行比较,证明《国语》所含礼制资料的真实可信,从而揭示其对研究古代礼制的重要价值。 第三部分,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上,以《国语》所载先秦礼制为依据,对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现象作全面考察。一是全面总结《国语》所见违礼僭乐的成员,从而得出:在春秋时期,周天子、诸侯、卿大夫诸阶层都有违背和僭越“礼”的行为。二是总结、论述《国语》所见春秋礼制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指出春秋礼乐尚未达到“崩坏”的程度,春秋时期依然有着发达的礼乐文化。时人在扬弃周礼的基础上,形成了更具时代特色的礼乐制度。 通过论述可知,《国语》作为一部重要的先秦典籍,保存了大量先秦礼制资料,是研究古代礼制的重要文献依据,我们有必要对《国语》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资料进行更深入地研究。 第四部分为全文的结语.
【关键词】:国语 礼制 类纂 初探
【学位授予单位】:烟台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K892.9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论8-10
  • 第一章 《国语》中的礼制资料总述10-15
  • 一 以国分类,所载各国礼制史料分布不均10-11
  • 二 以语为主,史料缺乏系统性11
  • 三 成书时间早,史料真实可信11-12
  • 四 与《左传》相表里,史料相互参照12-13
  • 五 研究者少,待开发区域多13-15
  • 第二章 《国语》中的礼制类纂15-50
  • 第一节 吉礼15-24
  • 一 祭天礼16-17
  • 二 祭地礼17-19
  • 三 祭祖先礼19-24
  • 第二节 凶礼24-27
  • 一 丧礼24-25
  • 二 荒礼25-26
  • 三 灾礼26-27
  • 第三节 军礼27-30
  • 一 军队编制之礼27-28
  • 二 行军作战中的相见之礼28-29
  • 三 两军交战之礼29-30
  • 第四节 宾礼30-39
  • 一 朝聘礼30-35
  • 二 锡命礼35-37
  • 三 士相见礼37-38
  • 四 朝礼38-39
  • 第五节 嘉礼39-46
  • 一 婚礼39-41
  • 二 冠礼41-42
  • 三 燕享礼42-44
  • 四 ,

    本文编号:5260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526090.html

上一篇:大师们的高考  
下一篇:唐代宫廷优伶探微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4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