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美国主流媒体视域下的中国西藏——近代《纽约时报》涉藏报道研究
本文关键词:近代美国主流媒体视域下的中国西藏——近代《纽约时报》涉藏报道研究
【摘要】:近代《纽约时报》涉藏报道历史文本总体勾勒出美国主流媒体视域下的中国西藏图景。其涉藏报道倾向、议题设置被深深打上了浓厚的东方主义情结。《纽约时报》给美国民众提供了西藏的最初印象,即产生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效应,《纽约时报》构建的西藏形象对西方关于西藏的认知和话语产生了重要影响。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西藏 《纽约时报》 美国 主流媒体
【分类号】:K1
【正文快照】: 长期以来,《纽约时报》被誉为是美国的第一主流大报,在美国内政治和国际关系问题上扮演了重要角色。自鸦片战争爆发以来,该报对中国西藏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其涉藏报道对近代美国民众认知西藏产生了重要影响。近年来,随着《纽约时报》全文数据库的数字化,学界对其涉华报道已经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柯文浩;;框架建构理论透视下的路透社与《纽约时报》关于2010年中国“两会”的报道比较研究[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0)——信息全球化时代的新闻报道:中国媒体的理念、制度与技术论文集[C];2010年
2 吴飞;;新闻媒体应该享有这样的特权吗? 《纽约时报》诉沙利文一案剖析[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3 张洋;;中美媒体的相互引用与驯化:以2013年《人民日报》与《纽约时报》为例[A];中华新闻传播学术联盟第六届研究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4 刘国慧;;西方媒介镜像下的内蒙古形象——对改革开放后《纽约时报》内蒙古报道的内容分析[A];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2013年刊)[C];2013年
5 周佶;徐薇;;对“5.12”大地震后《纽约时报》和《新京报》相关报道的媒体话语分析[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6 ;媒体如何架构危机事件——以山西疫苗事件和美国沙门氏菌事件为例[A];首届华中地区新闻与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获奖论文[C];2010年
7 彭兆平;;新媒体:传统媒体的西风或东风——美国当今传媒业发展的启示[A];出版科学探索(第8辑)[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可;《纽约时报》的救星[N];经济观察报;2003年
2 商建辉;纽约时报的成功之道[N];中华新闻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李豫川;并购传言推动纽约时报股价“过山车”[N];中国证券报;2006年
4 郑洁;纽约时报提前瘦身降成本[N];东方早报;2007年
5 ;“融”会贯通[N];网络世界;2006年
6 记者 朱珊;《纽约时报》连推数字产品[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7 ;纽约时报网站考虑恢复收费[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8 ;《纽约时报》尝试“公众捐助式”报道[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9 夜雨;《纽约时报》评出“2009年十佳儿童图画读物”[N];中国图书商报;2009年
10 记者 王薇 杜静;《纽约时报》记者因涉剽窃请辞[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莉;近代中国的媒介镜像:《纽约时报》驻华首席记者哈雷特·阿班中国报道研究(1927-1940)[D];上海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旭;《纽约时报》对“3·14”事件、“7·5”事件相关报道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田红虹;《纽约时报》成功因素探析[D];河北大学;2004年
3 邹一戈;新世纪《纽约时报》言论版专栏评论特色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4 刘毓洁;《纽约时报》专刊(版)的操作方法及其特点分析[D];暨南大学;2006年
5 王建峰;《纽约时报》(1997、2007)涉华报道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6 徐淑芳;《纽约时报》转基因报道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7 罗小玲;《纽约时报》对华环境形象建构研究(2000-2012)[D];暨南大学;2013年
8 孙丽萍;纽约时报的中国女性报道研究(2008-2013)[D];吉林大学;2015年
9 赵玮;《纽约时报》对西藏和新疆报道的异同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10 张熙锦;当代《纽约时报》头版特色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5360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536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