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皇权专制对近代中国科技发展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7-14 00:34

  本文关键词:皇权专制对近代中国科技发展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皇权专制 李约瑟难题 重农抑商 天人合一


【摘要】: 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遵循其自身规律,而且还严重依赖于社会其它因素的发展,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对科技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因而探讨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就必须综合考量这些因素,并找出其中影响近代科技落后的主要的因素。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原理为指导,并借鉴制度经济学的一些理论,运用比较、归纳和历史证明的研究方法,较为详细的分析了皇权专制制对近代科技发展的影响机理。对封建社会的财产权状况,重农抑商政策,官办科技,科举制,天人合一观念及文化专制主义均做了较为翔实的阐述,并分析了这些影响科技进步的因素同皇权专制的关系。指出了中国古代皇权专制的政治制度通过对特定的经济结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以及与科学发展有关的诸多外在、内在因素的影响,制约着科技的进步,是造成近代科技难以产生和传播的主要因素。 本文从皇权专制保护小农经济,官办工商,抑制民间工商业发展而导致中国近代科技落伍的视角,探讨了我国支持农村土地流转的必要性,以及现阶段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创新能力不强的深层次原因。并结合科举制及“官本位”对现行的高考制度以及科研领域的“官本位”进行了反思。 从皇权专制的角度对“李约瑟难题”的解答不仅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制约我国近代科技发展的原因,而且对于认识当前我国科技发展的现状,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皇权专制 李约瑟难题 重农抑商 天人合一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N42;K20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3
  • 1.1 问题的提出9-10
  • 1.2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10-11
  • 1.3 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11-13
  • 第2章 研究的学术背景及述评13-20
  • 2.1 文化原因论14-15
  • 2.2 地理环境论15-16
  • 2.3 科学内在论16-17
  • 2.4 社会经济政治制度论17-20
  • 第3章 皇权专制对近代中国科技发展的影响机理20-43
  • 3.1 何谓皇权专制21-25
  • 3.1.1 皇权专制产生的根源22-23
  • 3.1.2 皇权专制的特征23-25
  • 3.2 皇权专制下的财产权状况及经济政策对科技发展的制约25-30
  • 3.2.1 皇权专制下的财产权状况对科技发展的制约25-27
  • 3.2.2 皇权专制下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对科技发展的制约27-30
  • 3.3 皇权专制下的官办科技和科举制对科技发展的制约30-36
  • 3.3.1 官办科技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32-34
  • 3.3.2 科举制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34-36
  • 3.4 皇权专制下的思想控制对科技发展的制约36-39
  • 3.4.1 “天人合一”观念对科技发展的影响37-39
  • 3.4.2 “君权天授”的神秘主义和文化专制对科技发展的影响39
  • 3.5 非皇权专制制和皇权专制弱化对科技发展的积极作用39-42
  • 3.5.1 日本的成功与非皇权专制40-41
  • 3.5.2 中国历史上分裂动荡时期的科技繁荣41-42
  • 3.6 本章小结42-43
  • 第4章 启示篇43-52
  • 4.1 小农经济与推进农村改革43-44
  • 4.2 从皇权专制下的抑商政策看当前民营企业创新力缺乏问题44-45
  • 4.3 从皇权专制下的官办工商业看当前国企缺乏创新动力问题45-47
  • 4.4 对当前高考改革的冷思考47-49
  • 4.5 皇权专制下遗留的“官本位”对当前科技发展的制约49-52
  • 结论52-53
  • 参考文献53-5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55-56
  • 致谢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曼予;;从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方面谈李约瑟难题[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1年08期

2 张振敏;;科学技术哲学视角下提高我国科技竞争力的路径分析[J];内蒙古统计;2011年03期

3 李宜春;;《春秋》经传对汉代行政管理理念的影响[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4 赖剑华;;圆明园罹劫150周年祭[J];黄金时代;2010年11期

5 许纪霖;;辛亥的另一张面孔[J];同舟共进;2011年09期

6 周颖;;基于高职生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的“基础课”教学改革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1年26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秦笃烈;;如何理解“李约瑟难题”[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1:科学的本源[C];2006年

2 林凤生;;李约瑟与《自然杂志》的交往[A];上海市科学技术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何凯文;;“李约瑟难题”的合理性探析[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4 韦森;;法治缺位与市场自发扩展:皇权专制政制下中国市场经济两千多年中的周期性兴衰[A];2007年全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林凤生;;中西绘画的不同风格对科学传播的影响——“李约瑟难题”的一种另类解答[A];2006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商传;;晚明文化商品化与社会纵欲思潮[A];明史研究第4辑——庆贺王毓铨先生85华诞暨从事学术研究60周年专辑[C];1994年

7 侯西安;;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的“神道设教”属性[A];董仲舒思想学术研讨会专刊[C];2004年

8 孟庆q;;新世纪与中国传统文化[A];《国学论衡》第二辑——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学术论文集[C];2001年

9 皋永利;;李约瑟难题与中医发展之难[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36:中医药发展的若干关键问题与思考[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U,

本文编号:5390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5390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d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