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后期对《读礼通考》的接受及其影响
发布时间:2017-07-14 23:01
本文关键词:朝鲜后期对《读礼通考》的接受及其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读礼通考》 礼学 实学 风水地理(堪舆) 丧礼
【摘要】:清朝徐乾学(1631—1694)的《读礼通考》对朝鲜后期的礼学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读礼通考》很好地体现了清初考证学的"博学"特性,具有内容丰富、体例详实的优点。这些优点补充完善了以《朱子家礼》为中心追求实用性、探求古礼理想的朝鲜礼学。《读礼通考》可以称得上是考证和研究礼经、历代礼制、古今诸儒礼说的参考资料集,它也因此受到学者们的极大关注。朝鲜后期对《读礼通考》的接受情况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积极地接受情况:主要在合理批判朝鲜后期风水地理弊端中体现出来;另一类是批判地接受情况:朝鲜后期性理学者尹凤九(1681—1767)与实学者丁若镛(1762—1836)批判地接受了《读礼通考》的基本观点。特别是丁若镛,他不仅通过研究《读礼通考》接受了其基本观点,而且继承了其方法,汲取了《读礼通考》的"博学"精神。朝鲜后期,清初礼学的"博学"和朝鲜礼学的"循约"互相补充,相得益彰。
【作者单位】: 韩国高丽大学民族文化研究院;
【关键词】: 《读礼通考》 礼学 实学 风水地理(堪舆) 丧礼
【分类号】:K892.9
【正文快照】: 一、为什么要研究《读礼通考》?学者为中心传播,并对朝鲜后期的礼学产生了一1定的影响。因此,《读礼通考》不仅仅是作为代表清朝健庵徐乾学(163—1694)编著的《读礼清初礼学的作品具有很高的地位,同时它在朝鲜通考》,作为清初礼学的代表性书籍,是乾嘉考证后期的礼学史上也是一,
本文编号:5426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542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