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元丰改制前武官班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6 16:05
本文关键词:北宋元丰改制前武官班序研究
【摘要】:班序是指官员在朝会上所站立的位置。班序制度从周代开始萌芽,官品产生之后,成为官员排序的一个重要标准。但自唐后期,使职差遣增多,职事官阶官化,由官品制定出来的班序已然不能准确衡量官员的实际地位。所以在北宋时期产生了合班制度,即不论文官、武官,亦不分官、职、差遣,均依位之高下混同编排先后次序。合班之制从宋初到元丰改制前逐渐发展成熟,而合班之制中的武官班序也呈现出了时段性特点。武阶官班序在宋初处于上升状态,自真宗朝后逐渐下降,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枢密使(副)的班序一直处于上升状态。这与北宋实行的“崇文抑武”的治国政策息息相关。在朝会中,武官正任享有比较高的礼遇,而枢密使与诸司使以下仍保留其最初的内职属性。尊卑理念是中国等级社会中的核心理念,通过这种理念制定出来的制度——班序制度是其直接表现形式,而朝廷上下对这种制度的实践则又不断加强了这种理念,从而形成了一种循环互动模式,使得等级社会更加稳固。当然,国家制度设计的目的在于长治久安,让内部达到最大的平衡,从而集权于皇帝。这种对武官在礼制上的差别在其俸禄上做出了弥补,北宋高级武官俸禄十分丰厚。在这种“薄其礼、厚其禄”的政策下文武严重失衡的情况有了一定的改善,同时让我们认识到礼制在中国古代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北宋 武官 班序 合班之制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K24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绪论6-15
- 一、释名6-9
- 二、研究现状9-12
- 三、研究意义12-13
-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13
- 五、研究内容13-15
- 第一章 北宋元丰改制前合班之制中的武官班序15-29
- 第一节 周至唐班序制度沿革概述15-18
- 第二节 宋初至元丰改制前的武官班序18-24
- 第三节 元丰改制前武官班序变化原因分析24-27
- 小结27-29
- 第二章 朝会与班序:北宋元丰改制前朝会中的武官班序29-41
- 第一节 大朝会32-35
- 第二节 文德殿视朝35-37
- 第三节 正衙常参37-38
- 第四节 内殿起居38-40
- 小结40-41
- 第三章 礼制与礼治:北宋班序制度浅论41-49
- 第一节 序班标准41-42
- 第二节 礼制的积极践行者42-44
- 第三节 “人伦观”下的北宋班序制度44-46
- 第四节 班序制度——国家维持秩序的手段46-49
- 结论49-50
- 参考文献50-54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54-55
- 致谢55
【相似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孙梦驰;北宋前期班序制度初探[D];山东大学;2013年
2 陈江盟;北宋元丰改制前武官班序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3 任石;唐代朝谒班序与台谏地位[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494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549430.html